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注浆监控系统设计

来源 :石家庄铁道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eroLi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浆技术,是岩土工程、矿山井巷工程、无砟轨道工程、铁路路基工程、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也常用于防渗加固和道路提升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注浆技术这一工程技术,其实用性越强、范围越广。注浆工程面对的流量控制问题与系统监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使注浆工程的发展更好的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本文研究了注浆工程在流量和流量比例、流量稳定、系统监控方面的大量文献,相互比较分析,发现尽管在这几方面有其特有的成效,但是都存在不可避免的欠缺。因此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设计方案和实现步骤,进一步完善了注浆工程。注浆控制系统方面,本课题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改进、创新和完善。流量控制,提出一种脉宽调制的方法进行流量的控制,通过AEMsim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现场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和正确性。双液注浆比例控制,主要研究了两种流量中其中一种流量跟随另一种流量变化的情况和实现了双液注浆控制的三种控制模式,跟踪模式、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以实现比例调节,进行现场实验调试、修正和完善。流量稳定的实现,提出了一种两缸结构的注浆泵,两个泵体交差互补注浆,通过AEMsim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验证其可行性和正确性。根据注浆自身施工过程不易勘察与监督的特点,本文研发设计了注浆监控设备,记载注浆过程中的用料情况。通过无线Mesh组网方式,采用Modbus RTU通讯协议将注浆数据远程传送给上位机进行室内监控,本文用LabVIEW软件编程对上位机的管理系统进行了规划与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和工程实验,验证了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设计的正确性,本课题设计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注浆监控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满足对实际应用的需求。
其他文献
内嵌薄壁钢轻质组合楼板是一种新型的组合楼板。其主要构造特征为:薄壁钢梁骨架内嵌轻质混凝土板内,制成大尺寸预制板,预制板之间通过内嵌薄壁钢梁外伸梁用连接件连接拼接组
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在室内居住方面,人民已经不单单满足于住有所居,而是在此基础上开始追求更舒适的人居环境,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工作效率提高,创造良好的
城市信号交叉口是各类交通参与者的交汇点,交通情况复杂,交通拥堵和冲突频发。近年以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涉及到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冲突和交通事故也逐渐增长起
泾阳南源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进行了大面积的农业灌溉,随之引发了大规模的塬边滑坡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滑坡不但给当地居民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更
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职业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入,教学知识通过视频进行传播已成为趋势。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逐渐成为教学工具,课堂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法成为趋势,加快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移动设备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网络开放学习平台的建设逐渐成熟。本文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现状,将传统教学与慕课的优势进
内嵌薄壁钢轻质组合楼板是由轻骨料混凝土和薄壁钢梁组成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楼板,可有效发挥薄壁钢和轻骨料混凝土的各自优势。与现有楼板相比较,该组合楼板自重更轻,且具有大
半潜式航行体是一种可执行多种任务的新型航行器,一般情况下桅杆可伸出水面,在军事上可作为猎雷声纳的拖曳平台,在民用上可以搭载一些设备进行矿产的勘测,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明代楚藩的宗室斗争与楚藩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阶段:洪武至正德的萌发,嘉靖到隆庆的突显,晚明的全面爆发。明代前期,楚藩财源除定额岁禄外,还包括奏讨和钦赐的钱钞、田产和税课及生活资料,强占、夺买和纳献的各类民产等。因前几代楚王能力较强,与朝廷关系紧密,楚府主要向外拓展财源,并成为明代大藩,楚府在灵泉山的经营是其在地方拓展藩产的生动例子。楚府此时宗室人口较少,经济待遇良好,宗室分化尚不明
煤炭资源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础能源,自工业革命以来,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巨大。然而,在世界各个国家开采煤炭时,由于各种灾害的发生,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大,严重制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汽车真空辅助伺服制动系统的动力装置从原来的燃油机驱动改为电动机驱动。燃油发动机不再能够提供真空辅助伺服系统真空源。因此,在使用真空辅助伺服制动系统的新能源汽车中,电动真空泵被广泛用作真空源。电动真空泵作为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质量对驾乘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而合装工序是膜片式电动真空泵装配中一道重要的工序。现有的膜片式电动真空泵该工序一般采用人工装配,装配效率及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