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政策一直是公司财务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关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历来备受争议。Modigliani和Miller于1961年提出了著名的股利无关论,该理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的假设下,公司采取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其股票价格和市场价值。然而之后的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却发现公司股利的变动与股票的异常收益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这些发现为股利信号理论奠定了基础。股利信号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股利分配向外界传递有关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因此股利的增加将引起积极的市场反应。同时,现金股利作为股利政策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上市公司进行股利分配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盈利,且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将盈利用于股利分配后剩余的就是企业的留存收益,因此企业的股利政策与企业今后的发展关系重大,使企业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了对股利政策的关注,监管机构相继出台了多条法律法规,期望对上市公司“重融资、弱分红”的现象进行根治。其中,作为股利政策重要内容的现金股利尤其是重中之重。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叙述我国创业板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状况,阐述了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开展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选择2012-2015年创业板市场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开展分析,提出文章的创新点,并罗列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起到对全文开篇明义、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该部分分别对国外股利政策理论和国内股利政策研究成果分别展开论述。首先介绍国外的经典股利政策理论,分别对股利政策理论的传统学派和现代学派沿相关主线脉络进行介绍,对国外现代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进行整理介绍,其中重点对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其次对我国股利政策实证研究成果按重点进行介绍和归纳,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主板市场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创业板市场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股利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罗列和评述,依据作者本人的综合评价,找出本文的研究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展开介绍与分析。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的现状,总结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特征。作者发现,西方发达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倾向于不分红或低分红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而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则具有以下方面特征:分红意愿强烈,分配股利公司占比重高;“高送转”现象突出,股利分配形式呈现集中性。该部分使读者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对象并意识到了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的意义与重要性。第四、五部分主要是实证研究。该部分前一部分在前文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通过控制多种信息变量,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中国创业板市场上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择多元回归方法的原因是因为在当今中国的体制背景下在股利公告日有多个信息可能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如果采用超额收益法确保事件窗的纯净性将是一个复杂且难以操作的过程,为了使结果更具参考价值本文选择了多元回归的方法。在研究中,本文主要选取了2012年至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应数据进行了研究,将既定事件窗内个股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作为考察的被解释变量,并选取未预期股利作为股利政策的考察变量,同时加入未预期盈余作为解释变量,在控制变量中纳入公司规模、流通股比例、行业以及公司所处年份来综合进行考虑,得出了在当前中国市场下,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的结论,并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该部分后半部分以2012-2015年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是否支付股利、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股利收益率三个方面,对其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支付现金股利能够促使企业价值提升,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现金股利收益率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第六部分本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如何选择股利政策以提升企业价值、监管部门如何制定合理的监管机制以促进创业板市场有序发展、投资者如何选择投资对象以获取长远收益等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