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石宇奇与桃田贤斗经过三局的较量,以1:2的比分惜败桃田贤斗。虽然作为两名亚洲球员,但两者的较量更是世界级水平的较量。羽毛球比赛中,线路及落点是变线的内核,比赛过程中的变线是对运动员技战术特点最好的体现。通过了解世界高水平男单选手回球变线策略的同时,为今后的不管是业余训练还是专业训练,在技术线路全面的基础上,加强特定技术路线和落点的训练同时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视频观察统计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法,以2019年羽毛球亚锦赛男单决赛变线策略的特征研究为对象,分别对两位世界级运动员在亚锦赛决赛中的不同区域采用的变线策略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比赛中,对于L(l)1区,两位高水平运动员在这一区域的变线形式主要集中在网前两点和后场的两点,也就是说,两位运动员多将这一区域(L(l)1区)作为过渡区,在这一区域多以拉吊变线为主,有机会抓住前场的强推扑机会,推大斜线或中场获取比赛胜利。不同的是,石宇奇变线策略使用率高且失误率高;桃田贤斗变线策略的采用相对平稳,并无显著相关,石宇奇在这一区域变线至直线网前球,即反手回放网前时,有较高的失误率,相反桃田贤斗在这一区域的变线失误率较低。对于L(l)2区,两者在这一区域的变线策略的总体上以挡网前球为主,同时,两者采用变线策略的相关性检验相同,即使用率高失误率高,但桃田贤斗在该区域的挡网失误较多,有机会下压M(m)区,即两者的中路。对于L(l)3区,两者对于这一区域球,采用的变线策略有所不同,石宇奇更倾向于下压两边线中场,回击后场直线高远球过渡;而桃田贤斗多以吊网前两点(直线、大斜线)以及下压直线中场的变线策略为主。石宇奇变线策略使用率高且失误率高;桃田贤斗变线策略的采用相对稳定,并无显著相关。(2)比赛中,对于M(m)1区,两位高水平运动员主要以直线放网,通过挑球控制对方两底线的变线策略为主,两者采用变线策略的相关性检验相同,即使用率高失误率高,但石宇奇在这一区域出现的失误较多,这些失误主要体现在石宇奇由m1区变线至桃田贤斗正手小斜线网前球和后场球上;相反,桃田贤斗在这一区域所采用的变线策略失误率较低。对于M(m)2区,两者在各自区域的变线使用策略有所不同,石宇奇更倾向于中前场的下压过渡变线策略,而桃田贤斗更倾向于网前过渡、推压拉吊后场的变线策略;并且石宇奇在m1区直接得分的次数相较于桃田贤斗较少。同时,两者采用的变线策略无显著相关,发挥稳定。对于M(m)3区,两者在M(m)3区的变线策略有所不同,桃田贤斗以控制石宇奇正手网前(r1)和下压中场直线的变线策略为主,而石宇奇多以下压两边线中场和控制桃田贤斗的反手位边线(r区)的变线策略为主。同时,两者采用的变线策略无显著相关,发挥稳定。(3)比赛中,对于R(r)1区,两者在r(R)1区的变线策略相近,主要以回放网前直线,前后场拉开为主,网前有机会积极下压得分,两者采用变线策略的相关性检验相同,即使用率高失误率高,但桃田贤斗相较于石宇奇在回击网前球时,所采用的策略出现失误较多,而石宇奇的失误主要体现在变直线的策略上。对于R(r)2区两者在本次比赛中,在处理这一区域的球时,多以回直线网前为主的变线策略,两者采用变线策略的相关性检验相同,即使用率高失误率高,不同的是,桃田贤斗变线至前场的失误较石宇奇多。对于R(r)3区,两者在比赛中,在面对R(r)3区域的球时,多以回击直线、下压中场的变线策略为主,不同的是石宇奇在r3区变线至桃田贤斗直线中场时的得分次数较多,得分能力较强,而桃田贤斗在其R3区变直线至石宇奇反手中场时的得分较低。同时,两者采用的变线策略无显著相关,发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