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布·马哈福兹“开罗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yang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现实主义巨著“开罗三部曲”。“开罗三部曲”描写了一个开罗商人一家三代的生活,折射了埃及1917到1944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埃及人民处于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统治之下,埃及人民灾难深重。埃及人民不甘于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马哈福兹在“开罗三部曲”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尤为引入注目。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马哈福兹在“开罗三部曲”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探讨马哈福兹的知识分子观及其成因。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知识分子的概念进行梳理,然后探讨了知识分子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相遇时所面临的困惑和他们的追求:信仰的困惑、爱情的困惑以及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困惑。第二章分析了“开罗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马哈福兹批判追求享乐、巴结权贵的知识分子;同时马哈福兹肯定了有崇高的理想并且为之不断奋斗、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知识分子。第三章总结了马哈福兹知识分子观然后分析了马哈福兹知识分子观的成因。埃及的社会现实、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思想共同塑造了马哈福兹的知识分子观。
其他文献
圣埃克苏佩里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飞行员作家,有“蓝天白云的耕耘者”之称。他一生做的两件事,就是飞行和写作,并且把两者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国内对圣埃克苏佩里及其作
论文结构的具体介绍:前言:介绍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目前该类研究的进展情况、理论方法,以及调查过程、调查方法的简略介绍;第一部分:所调查的村落具体情况,包括人口分布、村落
本文选择晏几道词做为研究的对象,并把题目定为"晏几道苦情词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其词作的分析研究,对这位"古之伤心人"(冯煦语)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本
期刊
从上个世纪术至今,中国的女性审美时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审美时尚在帮助女性塑造自我形象,寻求自我价值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时尚成为了女性的第二造物主。
本文主要以典型的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为例,研究这些语气副词对疑问形式的选择性,主要探讨制约语气副词跟疑问形式的搭配能力的因素。所讨论的子题包括:1)分布在疑问形式的语气副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