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亚磺酸盐树脂的合成及其在固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研制开发了一条新颖而且较为经济的合成亚磺酸盐树脂的路线,并以聚苯乙烯亚磺酸钠树脂为原料,首次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聚苯乙烯磺酰甲基异腈(PSt-TosMIC).首先,1﹪-二乙烯基苯交联的聚苯乙烯磺酰氯树脂与水合肼反应合成了聚苯乙烯磺酰肼,功能基含量为2.40 mmol/g.然后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聚苯乙烯磺酰肼树脂分解生成了聚苯乙烯亚磺酸盐树脂.为了使这一步转化更完全,我们对磺酰肼树脂碱解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溶剂、时间对碱解反应的转化率影响很大,采用的碱浓度影响较小.最佳条件:a)磺酰肼树脂在6﹪MOH(M=Na,Li,K),2﹪H2O,异丙醇/乙二醇=1:1中,85~90℃,氮气保护下反应12小时.采用不同的碱,获得不同的亚磺酸盐型树脂.得到的一系列亚磺酸盐树脂的功能基含量在1.38~2.39 mmol/g之间,转化率一般都在90﹪以上.然后,聚苯乙烯磺酰氯树脂在碱性-还原条件下一步就得到了聚苯乙烯亚磺酸钠树脂.用联氨一步还原法合成的一系列亚磺酸盐树脂的功能基含量,在1.75~2.24 mmol/g之间,转化率在76.1~90.9﹪之间.我们合成的聚苯乙烯亚磺酸盐树脂,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与卤代物都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高转化率得到含砜基的化合物.沿用合成对甲苯磺酰基甲基异腈(TosMIC)的路线,改进了传统的液相反应条件,以聚苯乙烯亚磺酸钠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亚磺酸钠树脂与甲酰胺和醛经三元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固载的甲基甲酰胺,功能基含量为1.88 mmol/g,转化率为85﹪(注:从磺酰氯树脂(2.32 mmol/g)出发计算,理论值是2.20 mmol/g).采用不同取代基的醛,用缩合反应的方法合成了四种α-取代的芳香基甲基甲酰胺树脂,但是由于氧化副反应比较严重,还需要再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和筛选.N-(聚苯乙烯磺酰基甲基)甲酰胺在三氯氧磷或者三苯基膦的作用下,通过脱水反应合成了聚苯乙烯磺酰甲基异腈(PSt-TosMIC).最后初步尝试了对聚苯乙烯磺酰甲基异腈(PSt-TosMIC)树脂的解脱,但由于条件所限,作者未能得到预期产物.因此,寻求合适的解脱条件和解脱试剂,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桃果实大小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大部分研究表明,多效唑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单果重,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增加单果重。赤霉素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服务地方作为实践内容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并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建立实践创新平台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地方培养更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信息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均已开始转变观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这一转变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光信息存储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海量信息存储成为进一步发展信息高技术产业的要求.于是,光信息存储应运而生.高性能的有机光致变
根据二茂铁和三唑两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有关化合物的生物生理活性信息,将二茂铁基引入含三唑结构的分子中,设计并合成了如下两类含二茂铁取代的新型三唑类化合物:(公式略)
该文选择光电响应铁电液晶高分子合成的热点:丙烯酸类侧链铁电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能表征为研究重点,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4,4-联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1,6-二溴己烷和(2
该论文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种制备具有可控壳层厚度的具有催化活性的镍-二氧化硅的复合核壳结构的途径.二氧化硅以及基于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功能材料因为它们在光子晶体、传感
普鲁士蓝(PB)具有特殊的晶格结构,机械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等特征,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电致变色装置,固态薄膜电池,电催化和分析化学等领域.该论文首先简单介绍
该论文围绕郑能武教授提出的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WBEPM理论),对中性氧原子O Ⅰ和正一价铝离子Al Ⅱ的Rydberg态能级和类镁离子Al Ⅱ、Si Ⅲ、PⅣ、S V、Cl Ⅵ及ArⅦ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后续功能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等计划的实施,为发现药物作用的新靶标等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以核酸结构为靶的药物设计已成为科学家热门的研究领域.在人
设计、合成具有特殊光、电、磁性质的3d、4d金属配合物一直是配位化学的研究热点.该文以吡啶二酸、二氰胺、叠氮化钠、草酸盐、间苯基二乙腈、氰基乙酸为桥基和配体,设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