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粘蛋白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胃癌症状的隐匿性和非特异性,大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胃癌进展期。晚期转移是导致进展期胃癌病人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对于胃癌转移的具体机制,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研究,总体来说分为6个阶段:(1)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2)赋予肿瘤细胞抗失巢凋亡能力,(3)逃避宿主抗肿瘤免疫,(4)突破周围基质屏障,(5)穿越血液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6)种植到另一器官上,形成新病灶,且与原发病灶具有相同特征。这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多因子和多基因共同协同或相互拮抗的过程,并涉及包括血管生长因子在内的多种生长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反应蛋白、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环氧化酶-2等。已有部分研究证明钙粘蛋白E(E-cadherin,E-cad)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参与肿瘤浸润侵袭和转移过程,且在这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转移机制寻找两者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意义成为研究首要任务。目的研究分析两个因子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分别比较两个因子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胃癌相关免疫学标志物、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及两个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链霉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ease,S-P)法检测65例胃癌中央组织、65例癌旁正常组织和4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上皮中钙粘蛋白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个因子的表达分别与临床病理因素: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大小(cm)、胃癌分化水平、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TNM分期、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Hp感染的关系及两个因子表达的关系。结果1、钙粘蛋白E在胃癌中央组织组的表达率低于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上皮组和癌旁正常组织组的表达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胃癌中央组织组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上皮组和癌旁正常组织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钙粘蛋白E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胃癌分化水平及TNM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直径大小(cm)、病人年龄和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与肿瘤直径大小(cm)、淋巴结转移、胃癌分化水平及TNM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人年龄和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钙粘蛋白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Lauren分型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钙粘蛋白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相关免疫学标志物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癌胚抗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钙粘蛋白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与Hp感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钙粘蛋白E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无关,可作为独立的影响胃癌因子(P>0.05)。结论1、钙粘蛋白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2、钙粘蛋白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Hp感染、组织学lauren分型有关,但钙粘蛋白E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无关,它们是独立的影响胃癌的因子,说明两个因子分别可能与Hp感染、lauren分型在胃癌发生生长过程中,存在潜在机制/通路拮抗另一因子,影响胃癌转移、浸润过程。
其他文献
自深度学习网络作为工具诞生以来,许多难以处理的图像以及图形学问题有了新的突破口。且在识别、分割等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能在工业界成熟运用。单视图三维重建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在2018、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制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其优化与否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从2015年至今,全国33个县(市、区)正在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创新出适合本土的土地改革模式,正以不同方式助推乡村振兴。四川省泸县系全国33个试点地区之一,下辖的谭坝村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其他配套改革,在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