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诊断的临床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的眼科致盲性疾病,已报道与该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有数十个,传统一代测序技术对这些致病基因的检测耗时长且检测通量低,而高通量测序(二代测序)能一次性高效的对数百个基因甚至人的全基因组外显子进行测序,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基因组学,由于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对RP临床基因诊断的运用尚少,故本论文课题将探究高通量测序技术对RP基因诊断的有效性、可行性、敏感性、特异性、安全性。方法:收集并提取四例RP患者外周血标本,定制RP相关致病基因的捕获探针,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四例病例的外周血DNA样本进行RP相关致病基因的检测。结果:最终检测出:病例A的致病基因为USH2A,对应基因突变为c.4217C>A和c.7068T>G,进一步进行家系验证,初步得出病例A的RP致病突变为c.7068T>G;病例B的致病基因为CRB1,对应基因突变为c.2172T>A和c.3708T>G;病例C的致病基因为RPE65,对应基因突变为c.1338G>T;病例D的致病基因为RPE65,对应基因突变为c.1399C>G和c.1338G>T。结论: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四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RP相关致病基因检测和分析,均检出致病基因突变和疑似致病基因突变,而且发现了RP新的致病基因突变,因此本论文课题研究提示,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RP的基因诊断是准确和可行的,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在考虑精神科住院治疗“急慢分治”的前提下,提出适合陕西省的床位配置方案,为陕西省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陕西省所有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问卷调
1、整地大白菜根系主要分布于浅土层,有很发达的平行侧根和网扩分根,而深土层根系不发达。为促浅层根系发达,深层根系增加,对土壤要进行深翻,其深度为20厘米,前茬以禾本科作
期刊
转型期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的观念、结构、培养方向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并与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相比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用十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社会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各种社会设施也在逐步完备.伴随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推进,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脱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能。方法选择46例疑似二尖瓣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均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三维图像旋转、切割,确认
将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融为一体进行教学,使用对位先行再与和声融合,作品分析中使用的钢琴作品与和声、结构与配器结合的方式,使得作曲技术理论的四门课程内容之间的综合与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与MRI检查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17日至2018年8月17日收治的86例疑似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CT
<正>走、跑、跳、投类教材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主要学练手段之一。我们除了在操场上加强这类教材的教学外,还完全可以利用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