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br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直到1980年,Lakoff&Johnson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人们开始对概念隐喻进行研究。从此,隐喻不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因此,也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角度。在英语的语言学习中,写作是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中国的传统英语教学重点在于基础知识以及语法的讲解,导致语言学习者的表达单一、流畅但是不地道。根据前人研究,隐喻思维和隐喻能力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以及语篇流畅性有积极的影响。基于隐喻理论和英语写作教学的内在联系,本文结合隐喻理论来研究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验证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写作教学是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研究问题具体如下:问题1: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写作教学是否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问题2: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写作教学对学生的隐喻能力有何影响?问题3: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写作成绩有什么影响?本研究选择某高校的两个大二的平行班做实验,受试者一共58人。实验由前调查问卷、前测、后调查问卷、后测以及访问组成,实验周期为9周。两个平行班分成控制班和实验班。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两个班由同一位教师授课,并且授课时间相等,控制班采用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实验班则采用概念隐喻下指导的写作教学方法。实验开始对两个班进行一次调查问卷和前测,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的写作兴趣、隐喻能力以及写作成绩。在实验结束后进行一次后调查问卷,后测和访谈。前后测试题难度以及题目相等。根据前调查问卷和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表明,CC的写作兴趣基本上保持不变,而EC的写作兴趣有所增加。根据前测,后测和访谈的数据分析表明,CC的隐喻能力和写作成绩没有显著提高,而EC的隐喻能力和写作成绩却有明显提高。并且通过后测和访谈的数据结合分析可以得出:概念隐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隐喻能力,最终能够达到促进写作成绩的目的。虽然研究还有不足之处,但是也得出结论:首先,研究表明,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积极的影响,对理论及其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其次,通过对概念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隐喻能力和写作成绩。最后,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仍处于实验阶段,还有许多不足,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教学启示和研究缺陷以便今后的研究提供建议。
其他文献
Avenin—like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基因。根据小麦avenin-lik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hoides,ss)的基因组DNA进行avenin-l
目的:研究中药材石吊兰与混淆品川西吊石苣苔的区别。方法:石吊兰与混淆品川西吊石苣苔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与结论:石吊兰与川西吊石苣苔在药材形状、
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物质上的满足,同时也给人们在思想上带来了新的追求,特别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房屋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有着特别的意义,为此人们对于建
使用高强铝合金材料制造覆盖件是汽车轻量化途径之一。但采用传统冲压工艺生产铝合金材质覆盖件,易产生起皱、破裂和表面易划伤等缺陷,成品率较低。近年来发展的充液成形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APP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教育改革的一片呼声中,应用于教学的APP也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对
<正>首先基于FAT方法获得了740H钢在室温、700℃和730℃3种温度下直至破断的全程单轴本构关系,为740H的大变形破坏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其次,还完成了740H钢在上述3种温度下的
会议
纹层作为细粒沉积物中一个典型的沉积构造,广泛地出现在许多盆地的泥页岩沉积中。其中碳酸盐纹层作为纹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古环境的记录还是对泥页岩中TOC的响应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纹层的成因研究较少,也有一些学者对不同盆地内的纹层沉积建立了季节性沉积相关的沉积模型,但他们对年纹层沉积的持续时间缺少明确的证据。本次研究以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内的泥页岩系统取芯井为依托,在岩心及薄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