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虫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四大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微血管并发症中最严重的病变之一,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其发病机理仍然不十分明确,研究DR的发病机理及寻找其有效的防治药物始终是眼科研究的热点。发病机制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但其中心环节是高血糖和其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发生的一系列改变。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做了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寻找能阻止或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有效中药并分析其作用机理,仍是当今医药研究的重大课题。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血清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的测定,研究“参虫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探讨其防治DR的作用机理,为益气养阴活血时方“参虫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各15只。造模均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0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以参虫胶囊、导升明灌胃,每日一次,共计24周,模型组不用任何药物。实验期间每月测定血糖、尿糖与体重。24周后处死大鼠,对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ET-1和血清MDA定量检测,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1.正常组、中药组较模型组一般情况明显良好。2.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最高,西药组次之,正常组最低。3.正常组大鼠视网膜ET-1及血清MDA含量最低,中药组次之,模型组最高。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运用中药干预的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病变与模型组和西药组相比明显改善。参虫胶囊能够减轻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程度,减缓发展进程,同时具有整体调节功能,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增殖规律,建立细胞模型。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从细胞分子水平观察固本化痰通脉方(GHTR)含药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D_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固本化痰通脉方制成水煎剂,按一定剂量给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灌胃,按照血清药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模型的研究,观察“肝舒乐片”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及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该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