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引流管多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橡胶(PDMS)材料,因为其疏水性的特点,放置入术后的切口后,可能因引流不畅而导致术后症状型硬膜外血肿(SPSEH)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改性使引流管的亲水性和抗凝血性得到提高。羧化壳聚糖(CS)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可以延长凝血时间,抗血小板聚集,且具有无毒和水溶性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PDMS的表面亲水抗凝改性,并探究其力学性能、表面亲水性、表面抗凝血性和生物相容性,希望能为中药和生物材料的结合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减少脊柱肿瘤病人术后血肿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中将传统的PDMS组定义为对照组,PDMS/CS组,CS Coating组和CS/HYSA Coating组定义为实验组。我们使用材料表面多功能测试仪(MFT)测试了四组样品的弹性模量,并计算出四组样品的最大形变量,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定了四组样品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我们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测定了四组样品的表面和横断面形貌,用多功能摩擦磨损仪(FWT)测定了四组样品的内壁表面在水环境中的摩擦系数(COF),用光学接触角测量装置(CAM)测试了四组样品的内壁表面水接触角(WCA)。我们还对四组样品进行了血小板吸附和蛋白吸附试验,并通过四组样品的浸提液对血浆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来比较传统引流管和新型引流管之间抗凝血性的差异。我们使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活性试验来比较传统引流管和改进后的新型引流管之间生物相容性的差异。分别对上述所有实验检测中对照组与三个实验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结果均以p<0.05或p<0.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四组样品的弹性模量均随着最大形变量的增大而减少,PDMS组的弹性模量略高于其他三组,但差别不大;四组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S Coating组和CS/HYSA Coating组都略高于PDMS组和PDMS/CS组;(2)四组样品的内壁表面都是平整的,CS Coating组和CS/HYSA Coating组具有明显的涂层结构;(3)CS Coating组和CS/HYSA Coating的内壁表面摩擦力和水接触角,均显著小于PDMS组和PDMS/CS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CS Coating组和CS/HYSA Coating的内壁表面的血小板吸附量和蛋白吸附量明显少于PDMS组和PDMS/CS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CS/HYSA Coating组的APTT,TT,PT时间均长于其他三组,且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Fib含量的测试中四组之间无差异性;(6)四组样品的细胞增殖和细胞活性测试结果并无明显差异;(7)CS涂层中的HSYA释放在1-3天内逐渐上升,第三天达到的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并在第7天左右结束释放。结论:(1)我们的制备工艺可以成功的在PDMS引流管的内壁表面涂覆含有HSYA的CS亲水性涂层,并且涂层中的HSYA可以成功的释放出来;(2)各项实验检测结果证明了这种新型PDMS引流管在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面与传统PDMS引流管相近,但前者的亲水性和抗凝血性均显著优于后者;(3)新型的PDMS引流管可以满足SESPH患者的临床需求,希望在未来可以为减少脊柱肿瘤病人SESPH的发生提供帮助;(4)本实验研究是改善HSYA体内动力学行为的一次可行的尝试,为中药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做出了新的尝试。我们希望本实验研究可以为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