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以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采用查阅文献、调查问卷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方向。农村党支部是具体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效,而乡村振兴战略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更高要求。论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研究背景,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予以概念界定及意义分析,着重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之间的关系,引入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作为典型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该村党组织建设的成效和问题,进而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因素,致力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与途径。论文秉承这一写作思路,共分成以下几部分:
  首先,文章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点和难点。本章节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研究成果,找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内容。通过界定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概念,梳理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及建设情况予以介绍,进而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落地生根的核心领导力量,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服务发展和桥梁纽带功能。
  其次,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论文深入分析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先进做法和取得成效,两河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大胆创新,很多经验十分具有推广价值,当然两河村在党组织建设的路上摸着石头过河,党组织建设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具有强烈的共性特征。
  再次,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本章着重分析影响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追根溯源,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因素分析才能更好的提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
  最后,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职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五大功能保障。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制度建设、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以及党组织建设日常监督检查四个方面;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保障,首先理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关系,其次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最后是创新党组织设置;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物资保障,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新兴农村产业。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治保障,包括突出政党属性、强化思想引领作用以及严肃党内纪律;五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服务保障,包括为群众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创新党组织服务方式以及提升服务水平。
  总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及时自我评判、总结经验做法,既可以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研究,又可以为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发挥职能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建设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抓好青年工作就把握了未来。为什么要抓青年教育和青年工作,与青年自身的特性、社会发展的需求分不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谈话、座谈会等场合中论述了青年群体的特点、地位、作用,更是对如何做好青年思想工作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这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彰显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民法治教育的着力点和立足点,这也为农民法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农民法治教育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有机结合,为农民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因此,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为研究农民法治教育,并关注其实效性,在调
学位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程度,根本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有待满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引导人们怀有科学的精神追寻真理,更要引导人们以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作为新的价值尺度,致力于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
网络文化安全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非传统安全因素,是社会文化在互联网领域的体现,其本质是国家安全,核心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技术传入我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提出了依法治网、以德治网和以技治网三者的结合,并积极开展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国际合作。胡锦涛则强调集中整治网络文化乱象,并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概
从全球范围来看,老龄化社会扑面而来。在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养老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体和家庭范畴下的自然阶段的养老问题,而是转向多元增长的社会化需求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时空坐标之中,深入研究和解决养老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多措并举,成效明显,但是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需求的变化,整个养老体系和养老机
学位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指导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方略,也是新时代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明确指出脱贫攻坚的目标,即到2020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思想
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新思想、明确了新目标、开启了新征程,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为党和国家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作为与新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享受着新时代提供的发展机遇与人生出彩契机,也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与现实责任,需要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建功立业。落实在职业选择的具体实践中,要树立“择己所长”与“择世所需”相结合、成长成才与奉献社会相统一的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科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强调了新时期下坚持唯物史观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性。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创立的两大理论成果之一,阐明了人类发展的本质及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观中的科学形态。作为中国唯物史观史学开拓者的郭沫若,在历史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本文就郭沫若学术著作《李白与杜甫》为蓝本,评论史学著作《李白与杜甫》的利弊得失,
学位
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是工人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争取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涵盖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要方面,关于妇女问题的研究散见其著述中。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作者用了较为详尽的笔触书写并记录了有
消费问题对人类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消费行为体现其对消费的基本看法和价值取向。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当前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个人认知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变得复杂和多样。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矫正大学生有偏异的消费行为,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消费观,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