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目前医学界认为,白内障术后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会造成囊膜的混浊。去整合素(disintegrin)是一类小分子多肽,能够和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表面的整合素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止细胞外基质和整合素的粘附。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糖尿病兔眼晶状体摘除术(ECLE)后10天为PCO出现的最早时间,6周达到最高峰。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值,黏附及移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10ug/ml的echistatin在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且未见对眼内组织有明显损伤。为进一步探索echistatin抑制糖尿病兔PCO发展的机制,本实验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在去整合素echistatin干预下糖尿病兔眼PCO模型中晶状体后囊膜上a-SMA、IV胶原蛋白的改变。方法:常规建立48只大白兔糖尿病模型后,人为选择右眼做为手术眼,并实施晶状体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lens extraction, ECLE)。术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A组和B组为术后6周对照组和实验组,C组和D组为术后10天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兔。对照组A、C兔眼囊袋内注入0.2ml蒸馏水,实验组B、D注入等量浓度为10ug/ml的echistatin。术后每组随机抽取4只兔子观察PCO分级后,分别于术后第10天及第6周处死,立刻取出眼球,分离后囊膜组织,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兔后囊膜组织中α-SMA蛋白和Ⅳ胶原表达量。结果:1.PCO分级。术后10天两组糖尿病兔PCO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但术后6周时实验各组PCO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9)。2.α-SMA蛋白和Ⅳ胶原均有表达。α-SMA蛋白A组的相对灰度值为0.419±0.084,B组为0.273±0.096,C组为0.122±0.026,D组为0.077±0.016。Ⅳ胶原A组的相对灰度值为341.983±0.935,B组为89.614±1.135,C组为70.392±1.046,D组为46.526±0.763。3.术后10天α-SMA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少量蛋白表达,但是两组间的结果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7),术后6周实验组α-SM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9)。术后10天实验组晶状体后囊膜上Ⅳ胶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35),术后6周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7)。结论:去整合素可以有效的抑制α-SMA蛋白和Ⅳ胶原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去整合素和整合素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了α-SMA蛋白,Ⅳ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PCO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