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随园诗论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donal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您看到本文题目中的“随园”二字时,映入您脑海的肯定是南京小仓山上随园别墅中,那个有些离经叛道色彩的袁枚。但本文中的北随国则是与其迥然不同的直隶任丘诗人边连宝。当时,他与袁枚号称南北两随园。 近年来,清诗研究由冷落而渐受重视,清诗本身的价值和对古典诗歌史的价值日益显现。但清诗研究的热点仍集中于几个大家,且以江南为多,对北方诗人的注视则相对较少。这不利于体现清诗的整体观。北随园即为北方诗人,且此前对他的研究尚为一空白。本文是在根据对边连宝《随园诗草》笺注过程中的一些随感与体会整理而成的,拟对北随园现存的《随园诗草》作通体观照,冀其有裨于清诗的完整景观。 本文的正文是分三个部分来论述的。一、诗人生平及创作;二、诗歌情感类型及特征;三、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 在第一部分中,概括地从边连宝的家族、科举、授馆等情况介绍了北随园的人生历程,诗歌创作和他作为一个诗人的个性特征。 第二部分,就北随园现存的《随园诗草》中的诗歌作品,从情感类型及其动机进行了归纳分析。主要划分为忧贫道苦的诗;表现悲愁情怀与解脱的诗;表现兄弟之情和朋辈友情的诗;表现闲适情怀的诗。通过这些归纳分析,我们发现他的诗以表现个人寂寞愁苦的心怀为主,而清贫之中又恪守儒家道统,不能“达兼天下”,则“穷善其身”,但其心灵深处却又常处于一种交战状态,代表了那个时代失意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故诗多愁苦之作,又间有闲适恬淡之篇。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北随园诗清矫冷峭的诗风及其成因;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多以议论抒情等以文为诗的手法和特征。 本文结论中,简要说明了南北随园之别和北随园诗名不昭的原因,认为清诗中应有其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该文从文艺商品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论述文学要通过它的载体——商品价值实现其审美价值,但商品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实现产生了较大的背离;倚重工业时代而产生的
《金牧场》和《马丁·伊登》分别是张承志和杰克·伦敦的重要作品,虽然它们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处的时代也不同,但二者在类型上都属于自传体小说。《金牧场》是张承志对自己
该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六章.绪言部分对"剪灯系列小说"作了界定,剖析了剪灯系列小说的产生、发展和变异,概述了剪灯系列小说的影响.第一章根据最新发现的词学秘籍《天机余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