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油井深层地热供暖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时石油的持续开采,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大量废弃油井,这些废弃油井蕴含了丰富的地热能。目前,针对废弃油井地热能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间接利用,即地热发电。研究表明,当井深小于3000m时,相比于地热发电,直接供暖具有更高的地热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井下换热器和岩土的热物性是地热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但目前对诸如废弃油井这类深层地热系统的热物性分析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传统的浅层地热系统的分析方法不能直接适用深层地热系统。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废弃油井地热系统的热物性分析方法、供暖特性及供暖强化方法等方面对废弃油井供暖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深层地热能开发与利用日益加剧的今天,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废弃油井地热系统的应用提供分析方法和设计参考。
  首先,为了解决传统地热系统中热物性测试方法进行多热物性参数测试时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基于经典线热源模型及参数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地热系统多热物性参数的高精度热响应测试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浅层地热系统中最重要的热物性参数:钻孔热阻、岩土热导率和体积热容,该方法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得出了钻孔热阻对流体温度影响最强,然后是岩土热导率,热容的影响最弱;并由此确定多参数的分析步骤,依次为:岩土钻孔热阻、岩土热导率和体积热容,最后,在确定的分析步骤的基础上,基于热响应测试数据采用随机近似方法对三热物性参数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和实验结果比较,岩土钻孔热阻、岩土热导率和体积热容的测试精度分别为:4.5%,0.4%,1%,实现了多热物性参数的同时测试,并使得测量精度(特别是体积热容的精度)得到较大提升。此外,本文还对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初始值的选取对测试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参数取值范围对测试精度的影响。
  其次,针对传统岩土热物性(热导率和体积热容)测试法的测试精度随井深增加而剧烈降低的问题,本文在地热系统多热物性测试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热响应测试的深层岩土热物性测试方法。对于套管式井下换热器,该方法先通过建立换热器的综合传热分析模型研究换热器中流体温度分布规律及其瞬态热响应特性。然后利用相关系数法确定热物性参数的测试步骤。最后,基于确定的测试步骤和建立的换热器的传热分析模型,采用Monte Carlo法并利用分布式热响应测试中的温度分布数据预测岩土的热物性。岩土热导率和体积热容的测试精度分别可以达到0.6%和4%。此外,本文还对埋管深度对测试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利用本文提出的岩土热物性测试方法可以基本避免埋管深度对测试精度的影响,故可以有效地适用于深层地热系统的岩土热物性测试中。
  在岩土热物性测试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套管换热器原理建立了基于废弃油井的深层地热直接供暖系统,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对系统的供暖特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建立了废弃油井供暖系统的综合传热模型,传热模型藕合了井筒传热、地层传热、建筑传热以及房间换热器传热。利用模型重点分析了地热提取量、房间温度以及供暖温度在供暖期间的变化规律。同时,为了获得系统的周期运行特性用以评估系统的可持续性,本文还通过建立地层复温模型对地层温度在供暖结束后的复温特性进行了研究。此外,本文还通过建立经济性和能量分析模型对系统的热经济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利用一口井深为3000m的废弃油井可以实现供暖面积约为10000m2,并保持室内温度在26℃左右。同时,在供暖期间地热提取量达到5.5×1012J,每年可以减少C02排放量457吨。另外,地层复温分析表明,在系统运行两年后井底温度即可复温到稳定状态。经济性分析表明,利用废弃油井地热进行供暖的价格仅为传统集中供暖价格的一半,约为11.9¥/m2。
  再者,为了进一步提升供暖负荷和供暖温度及其稳定性,本文在废弃油井地热直接供暖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废弃油井的深层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和季节性深层地下储能系统。通过建立基于深层井下换热器的地源热泵分析模型和季节性地下储能分析模型,分别对基于废弃油井的地源热泵系统和地下储能系统的年度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本文对基于废弃油井的地源热泵系统和地下储能系统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年运行期间,基于废弃油井平均井下换热量到达294kW,通过热泵系统提升后系统的平均供热量为384kW,比废弃井直接供暖系统的供暖量提升约31%;单位深度供热量达到192W/m,相比于传统浅层地源热泵系统增加明显。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井下流体流量对系统COP影响最强。通过系统优化发现,系统存在一个最优注入流量使得系统COP最大,同时系统还存在一个最小注入压力用以维持井下流体循环。在季节性储能/供暖期间,当废弃油井深度为2000m时夏季储能量为4.7×106MJ,同时冬季供热量可达2.9×106MJ,比没有采用储能单元的直接供暖系统提升约31%。研究还发现,相比其他参数,流体进口温度(热源温度)对系统的储能效率影响最大。优化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确定时,系统存在一个最优的井深使得基于废弃油井的储能效率最高。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天空,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度讲究趣味性、有机运用直观性、有力把握启发性、有意张扬拓展性、有心突出创新性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教学效果;只要正确有效的把握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这循五
期刊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为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表达美,美术教育者应开拓创新各种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个很好的方式。本文对于利用小组合作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初步见解。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小组合作  引言:  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动手绘画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也在逐步走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话题在最近几年开始被热切关注,而幼儿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也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无论是从家庭角度来讲还是从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角度来讲,幼儿的教育话题都被大家密切关注着,家园合作作为幼儿教育途径中的一份子,也成为幼儿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途径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着眼于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展开讨论,希望对我国幼儿教育阶段家园合作模式的开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领悟能力,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课堂参与度,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音乐核心素养,满足素质教育需求。本文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音乐;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模式
期刊
摘 要: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复习课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课型。没有复习,就不能温故知新:没有复习,就不能查缺补漏:没有复习,就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上层楼。化学复习是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巩固所学化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方式。化学复习,不是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综合、提升和运用:也不是对已学的化学内容进行反复学习,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培养过程中首要的便是观念的创新,要用创新精神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本文主要从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数学评价要与教学过程并重等几个方面作一些浅析。  关键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数学评价  一、利用现代阅读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国学是中华民族千年发展下的历史积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国学引入语文教学,会直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传统文化素养,对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程与民族自豪感的增强均有积极的促进效果。本文针对国学如何系统性的进入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具有实践价值的策略建议提出。  关键词:国学;小学语文;小学教学  前言:  国学不属于单一学科,而是涉及到历史、哲学、书画等多领域交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认同。从远古走来,中华传统文化一直维系着的华夏民族的彼此认同,已经深深融入在我们的血脉里。高中时期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这个时期逐步形成,在高中语文阶段开辟传统文化教育正逢其时。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被
期刊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效益的高低也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从近年来的现状看,作文教学效益不佳,甚至有愈来愈差的趋势。诚然,造成作文教学效益不高的原因是多样的,除学生方面,诸如生活体验的欠缺,知识基础的不扎实,思想认识的不深刻及阅读水平低以外,作为主导者的老师在作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写作状态,从而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十分严重
期刊
摘 要:针对中学女生的体育现状,结合其生理、心理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女生厌课问题的建议,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女生;体育课;身体素质;心理障碍;体育兴趣  1.问题的提出  中学女生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的高峰期,正确引导女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本校920名女生的调查发现,不喜欢体育课的占54%,厌恶体育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