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血府逐瘀汤和VEGF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参与血管新生的功能影响,从细胞行为方面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为下一步进行血府逐瘀汤异于VEGF促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奠定前期工作基础,进而为避免VEGF等西药促血管新生治疗中的副作用以及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现代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将男性健康自愿者随机分成药物组和空白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药物组每天服用5倍剂量血府逐瘀胶囊,连续服用7天后,进行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的采集和分离。将常规培养的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随机分为11组:VEGF药物含量分别为1.25ng/ml、2.5ng/ml、5ng/ml、10ng/ml的VEGF干预组和0ng/ml的空白组,血清含量分别为1.25%、2.5%、5%的空白血清对照组和中药血清干预组。每组药物均溶于含5%FBS的MCDB-131培养基中,分别培养24h、48h和72h。利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周期测定法、Boyden迁移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成血管实验分别观察各组药物对内皮细胞的活性、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1、血清含量的不同可影响细胞的活性以及增殖、迁移、黏附和体外成血管能力,实验设计上采用4个浓度的VEGF与空白组相比,同等血清量的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更为客观。2、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方面,VEGF各浓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处理细胞24h即可起效,不仅发挥作用时间较血府逐瘀汤早,而且无高浓度血府逐瘀汤先抑制后促进的现象。3、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方面,VEGF和血府逐瘀汤均可显著促进细胞迁移,但VEGF诱导48h才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起效较血府逐瘀汤晚,且具有时间依赖性。4、对细胞黏附的影响方面,所有浓度VEGF和血府逐瘀汤作用三个时间点均表现促进细胞黏附作用。5、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面,所有浓度VEGF诱导三个时间点均有促进作用,且具有时间依赖性,而较高浓度的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却在诱导72h时表现出抑制作用。6、对促血管形成方面,所有浓度VEGF诱导三个时间点均有促进作用,而血府逐瘀汤仅较低浓度作用较短时间有促进作用,VEGF表现较血府逐瘀汤持久。结论1、VEGF和血府逐瘀汤均有显著的促血管新生作用,作用机制与其促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等环节相关。2、两种药物除了在影响细胞黏附方面的作用趋势完全一致以外,在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成血管方面的作用均有差异,各浓度VEGF皆表现出促进作用,且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更持久;而某些条件下血府逐瘀汤却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促血管形成的作用较短暂。提示血府逐瘀汤对血管新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有别于VEGF一味地促血管新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