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NSP1和转录调节子NSP2在大豆共生结瘤过程中的功能探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产量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提高国民生活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进行共生互作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器官——根瘤。根瘤中发生的生物固氮过程,在整个氮循环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在百脉根和苜蓿中已经基本建立起共生信号转导途径,但是对于信号途径中的基因,在大豆中却鲜有深入的研究。在百脉根和苜蓿中的共生信号转导途径中,NSP1是重要的转录因子,NSP2是重要的转录调节子,NSP1和NSP2调控了下游NIN、ERN1、ENOD11等共生信号响应基因的表达。但是,在大豆中有2个NSP1的同源基因GmNSP1a和GmNSP1b,它们发挥功能的独立性和冗余性是未知的。同时在大豆中3个NSP2的同源基因GmNSP2a、GmNSP2b和GmNSP2c的功能也是未知的。本文对大豆中GmNSP1和GmNSP2在调控根瘤数目方面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在大豆毛根中过表达GmNSP1a和GmNSP1b后,根瘤数目显著增加。通过RNAi载体沉默GmNSP1a和GmNSP1b的表达后,根瘤数目显著减少,表明GmNSP1a和GmNSP1b在根瘤发育过程中都起到正调控作用。2.在大豆稳定转化植株中分别过表达GmNSP1a和GmNSP1b后,根瘤数目相比野生型显著增加。在GmNSP1a和GmNSP1b的RNAi材料里,根瘤数目相比野生型显著减少。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GmNSP1a和GmNSP1b分别进行基因敲除,得到的突变体Gmnsp1a-1和Gmnsp1b-1,根瘤数目都有所减少但并没有表现出不结瘤的表型,这表明GmNSP1a和GmNSP1b在共生过程中的作用是有冗余的。在Gmnsp1a-1 Gmnsp1b-1的双突变材料中表现为不结瘤,表明GmNSP1a和GmNSP1b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对于大豆形成根瘤过程是不能同时缺少的。3.GmNSP1a和GmNSP1b在接种根瘤菌前后的转录组数据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GmNSP1a在接种根瘤菌早期诱导表达,且在接菌10 d之后表达量有所下降。GmNSP1b在接菌8 d后表达量开始上调,在接菌20 d达到峰值。这表明大豆与根瘤菌共生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可能涉及到不同的GmNSP1的参与。4.利用稳定转化的p GmNSP1a:GUS和p GmNSP1b:GUS材料,发现在接菌和不接菌条件下,GmNSP1a和GmNSP1b在根毛中都有表达。同时在根瘤原基和根瘤同时在根瘤原基和根瘤形成的过程中,也都检测到GmNSP1a和GmNSP1b的表达。表明GmNSP1a和GmNSP1b两个同源基因都有可能参与了根瘤菌与大豆共生过程中根毛变形、侵染线的形成和根瘤原基的起始过程。5.验证大豆中3个NSP2的同源基因中GmNSP2a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GmNSP2a进行基因敲除,在Gmnsp2a-1突变体中,根瘤数目减少,表明GmNSP2a在根瘤发育过程中起到正调控作用。6.为了进一步验证在大豆中GmNSP1和GmNSP2是否也能以二聚体的形式发挥作用,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GmNSP1a和GmNSP1b分别能和GmNSP2a和GmNSP2b互作,表明GmNSP1和GmNSP2在大豆中可能是以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发挥作用的。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在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过程中,GmNSP1和GmNSP2发挥的作用与苜蓿和百脉根中同源基因功能类似。不同于百脉根和苜蓿的只有单个NSP1基因,大豆中两个同源基因GmNSP1a和GmNSP1b都参与了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过程,表明GmNSP1a和GmNSP1b的功能是有冗余的。转录组数据中不同的表达模式表明GmNSP1a和GmNSP1b可能参与根瘤发育的不同阶段,协同完成整个根瘤发育过程。本文对于大豆的两个GmNSP1的同源基因的功能和机制的初步研究,丰富了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基础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根系发育与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密切相关。冠根是水稻根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研究水稻冠根的发育调控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生产应用价值。WOX11(WUSCHEL-related homeobox11)是WUSCHEL-related homeobox家族基因,在水稻冠根发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基因主要在水稻冠根发生后期与根尖分生区表达。过量表达或者敲除该基因都会影响
学位
目的:调查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依从性、社会支持现状。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统计该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依从性、社会支持情况,并予以分析。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饮食、活动与休息方面的依从率较好,在服药、门诊随诊方面的依从性较差。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观支持得分较高,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
期刊
视频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实时成像的优点,拥有极高的军事应用价值。运动目标跟踪是视频SAR实施有效战地侦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视频SAR图像具有背景复杂,目标表观形态变化剧烈等特点。因此,如何稳定、高效跟踪视频SAR运动目标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视频SAR运动目标跟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目标跟踪过程中相似干扰物问题,设计了实例感知特征提取
学位
鱼类的性别分化是演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一方面,鱼类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研究鱼类的性别分化有利于理解人类性别演化的历程。另一方面,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研究鱼类的性别分化可以指导经济鱼类的生产。斑马鱼的性别分化起始于幼鱼发育的早期阶段,因此该阶段表达的基因对斑马鱼的性别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找到这类基因是研究斑马鱼性别分化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幼年斑马鱼的性别无法区分,科学家们
学位
恶臭假单胞菌KT2440属于非致病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泛的代谢多样性及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生物合成与环境污染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形成生物被膜是其适应复杂环境的重要能力。第二信使c-di-GMP通过转换胞外环境信号调控包括生物被膜在内的多种生理代谢活动。研究KT2440中c-di-GMP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将有利于揭示KT2440的环境适应性,指导其在生产实践与环境中的应用。实验室前
学位
膜片式光纤法珀(FP)压力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耐高温、尺寸小等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等复杂环境压力的监测,成为了当下压力传感领域研究的热点。要对实际环境压力监测,法珀腔长高精度、高速度的获取是关键,故解调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设计制作了膜片式光纤法珀压力传感器和保护性封装,并对该传感器解调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幅值归一化-最小均方差算法,实现了适用于高温恶劣环境压力监测的光
学位
DNA承载着生命体的遗传信息,但多种因素都会导致DNA损伤。因此,生命体进化出复杂而精细的DNA损伤修复机制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蛋白激酶ATR是DNA损伤修复系统中的最核心的两个蛋白之一,主要介导由DNA复制胁迫引起的DNA损伤修复。在动物中,ATR突变会导致胚胎致死。有意思的是植物的atr突变体能够正常生长,但是对DNA复制抑制剂羟基尿(HU)非常敏感。在动物中,ATR主要通过CHK1、CDC2
学位
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无铅储能陶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在目前被主要研制的无铅储能陶瓷体系中,钛酸铋钠(Bi0.5Na0.5TiO3,简称BNT)因其具备诸多优势(如较强的铁电性,较高的居里温度以及制备工艺成熟等),被看作是替代铅基复合陶瓷最有竞争力的体系之一。但BNT基陶瓷中较小的极化强度差值(Pmax-Pr)和击穿场强Eb影响了其储能特性的改善。为此,本论文以BNT
学位
单倍体育种是农业育种上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传统育种往往需要7~9个世代才能获得相对的纯合品系,而单倍体育种可在一个世代内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品系,显著缩短育种年限。目前已开发多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但均有局限性。拟南芥GFP-tailswap单倍体诱导系通过改造内源CENH3获得单倍体诱导能力。通过在作物中改造同源基因,已在水稻、大豆、木薯、玉米等各类作物中获得单倍体诱导系,但效率只有1%左右。并且在诱
学位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因具有定位信息精确、数据维数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对地遥感、导航和反恐安检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基于局部特征的地面刚性目标识别,虽有效解决了遮挡下的目标识别问题,但由于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在获取地面场景信息时,容易受噪声干扰、数据分辨率变化等影响,导致地面目标识别精度下降。因此,本文针对基于局部特征的地面目标识别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深入探究了模型库建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