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PI自2009年7月触及低点之后,开始出现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进入2010年之后,CPI快速上涨,全年CPI同比上涨3.3%,比上年高4.0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压力较大,通胀预期增强。然而,关于本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学术界却存在分歧,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意义重大。 鉴于当前物价上涨的环境和2003年时的物价上涨有很强的相似性,本文选取自2003年开始的通货膨胀周期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当前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和机制。 本文首先对通货膨胀理论和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进行简单回顾,其次,对我国自1990年以来的几轮通货膨胀周期进行定性分析,再次,对汇率、国际储备、国际原油价格、产出缺口、信贷规模、国内原材料价格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进行计量分析,分别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因素是物价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这些因素之间的长期关系方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国际因素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国内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比较显著。 最后基于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我国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