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体系中镍的电化学振荡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c_yz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SDS对镍在HNO3/Cl-/H2O体系中电化学振荡行为的影响金属镍在0.5mol·L-1HNO3/0.005 mol·L-1Cl-/H2O溶液中能够发生周期性电流振荡行为,在此电化学振荡过程中,镍表面双电层结构、表面膜组成和镍离子浓度也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运用交流阻抗电位和时间扫描方法可发现,镍表面微分电容CS和电导G也出现振荡现象,其变化规律与电流密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能够控制体系电流振荡行为。随着SDS浓度的增加,发生电流振荡的电位窗口减小,SDS浓度达5.0×10-5 mol·L-1时,镍的周期性电流振荡消失,仅出现一次电流振荡镍电极便钝化。电流振荡的振幅,电极钝化后的电容和电导随着SD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达到1.5×10-4 mol·L-1后基本保持不变,与0.5mol·L-1HNO3/0.005 mol·L-1Cl-/SDS/H2O体系表面张力特性关系一致。在-0.4V (Vs. SCE)电位下,SDS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对体系交流阻抗特性有明显影响,随着加入的SDS浓度的增加,体系最大相位角、表面吸附层电容Cad逐渐增加,电极极化增强,SDS吸附增强,且此时电极极化电阻变大,电荷转移过程受到抑制;当SDS达1.0×10-3 mol·L-1后基本保持不变,与SDS在电极表面吸附状态转变关系一致。当外加电极电位为0V (Vs. SCE),电极处于活化状态时,同样随着SDS浓度的增加,极化电阻、相位角、吸附和解附电感L1、L2逐渐增加,电荷转移过程受到抑制,SDS达1.0×10-3 mol·L-1后基本保持不变。2. Triton X-100对镍在HNO3/ H2O体系中电化学振荡行为的诱发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在金属镍表面的吸附研究发现其对镍在HNO3/H2O体系中电化学振荡具有诱发作用,电流密度振荡周期,和振幅都随着加入Triton X-100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电流振荡中同样发现镍表面微分电容CS和电导G也出现振荡现象,进一步通过电极活化状态下的阻抗特性研究发现Triton X-100等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解附过程参数电感L1、L2也随着Triton X-100浓度增加逐渐变大,在Triton X-100浓度为1.0×10-3 mol·L-1时发生突跃,后基本保持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过渡金属或稀土元素与含肽键芳酰腙及另一具有生物功能的配体所形成的混配配合物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前景,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合成:在水醇混合溶剂中,以N-(2-异丙酸)邻羟
富勒烯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吸引了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直是富勒烯化学的热门课题,其中氟化富勒烯因具有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蕴含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而且反映出社会规范与民俗心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
官场上有不少现象令人费解,笔者把它说成“官场文化”,不知妥不妥。笔者之所以称之为“官场文化”,是因为官场里的不少东西,已经有了“文化”的味道,“约束”、“引导”、“规范”
期刊
对T/C 50/50 13tex经纱通过采用不同浆料配方上浆,测试分析了温度28℃时不同湿度下上浆纱的吸湿与放湿规律,以及不同回潮率下上浆纱的断裂强力和耐磨次数。结果表明,不同配方
分离膜荷电化显著地影响着膜的分离性能和耐污染能力。因此,定量化表征膜表面(包括孔表面)电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各种膜Zeta电位测定原理、
2011年,中欧关系在欧洲债务危机中稳定发展。中欧贸易保持良好增长,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法律合作加深,但分歧和争端犹存;中欧科技领域的合作继续深化,中欧政治交往呈现多层次和
<正> 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0年),已90高龄的孙思邈在他的住所——光德坊接待了一位30多岁的中年人,此人即是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
<正> 调浆是浆纱工艺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怎样正确的调浆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浆液含固率,以满足上浆要求,是浆纱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当今,为了充分发挥各种浆料的优良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史无前例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创新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要求,为对外传播工作创造了契机。一方面,作为共产党领导、经历了民族独立斗争洗礼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