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CO2驱油给油气田的开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意义,但CO2溶于水后对部分金属材料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在油气开采和输运过程中,各种管道和设备遭受严重的CO2腐蚀。中和缓蚀技术是目前油气田采用的抑制CO2腐蚀的措施之一。本论文首先对大庆油田某采油厂CO2驱油S区块部分油井管道的管材组织、腐蚀产物物相和形貌等进行分析,确定腐蚀产物种类、结构等信息,研究管道腐蚀机理。在油井管道内进行挂片实验,对挂片进行形貌和物相分析,计算挂片腐蚀速率,分析油井的腐蚀规律变化。最后,在实验室根据S区块所处工况、介质等,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管道进行室内腐蚀模拟实验,分析加碱量、温度等因素对管道腐蚀规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S区块三口实验井管道内壁的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是Fe CO3,管道腐蚀主要由于CO2腐蚀造成;因管道流体冲刷腐蚀影响,挂片腐蚀速率较管道腐蚀速率高,但反应的腐蚀规律一致。S区块挂片整体腐蚀速率较高,最大的腐蚀速率为0.4392mm/a,挂片表面沉积的腐蚀产物较多,部分部位因流体冲击存在机械损伤,部分挂片表面存在较多腐蚀坑。模拟实验表明,对于20和Q235钢来说,在不加Na OH的情况下,随温度升高,腐蚀速率增加,对钢材腐蚀也越严重。在加不同浓度Na OH的情况下,其腐蚀速率整体比不加Na OH腐蚀速率小,说明加入的Na OH作为缓释剂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Na OH作为缓释剂存在浓度极值现象,在不同温度下两种钢材在Na OH为4mg/L时腐蚀速率最小,其缓释效果最好。通过20和Q235钢腐蚀行为对比,在加碱量和温度相同时,整体上Q235腐蚀速率小,说明其更耐蚀,Na OH的缓释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