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Clinux的IP-STB嵌入式底层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l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宽带网络迅猛发展,IP多媒体技术日渐成熟,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日益与消费家电产品相结合,融合多媒体内容、宽带网络、数字电视的全新的宽带服务模式必将成为一个极具前景的产业。IPTV就是在这种背景产生的。 2005年是IP-TV飞速增长的一年,各个设备提供商纷纷推出支持MPGE2、MPEG4、H.264等各种格式的IP-STB。本课题就是基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某IP-STB项目,采用TI的DM642单芯片方案,支持MPEG2、H.264,音视频解码全由运行在DSP芯片DM642上的应用软件来处理。该IP-STB系统采用了当前较为流行的嵌入式uClinux操作系统。 本人在该项目中主要承担底层驱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包括: (1) 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在DEMO板的Bootloader源码的基础上,定制了我们自己的Bootloader,用于启动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实现mini备份系统。 (2) 设计并实现I2C总线驱动程序,用于DM642与视频芯片,EEPROM,单片机进行通信。 (3) 设计并实现单片机控制的红外IR和keypad的接收驱动,用于接受遥控器的按键与前面板的按键。 (4) 设计并实现串口驱动程序,用于Bootloader阶段的调试和内核阶段的调试。 所有程序均用C语言实现,单片机控制IR部分使用Keil uVision2软件调试;其余程序使用TI的CCS软件调试。本文写作时,该IP-STB已经实现了所有要求的功能,在实验室能稳定运行并多次参加了运营商的对比测试。 在论文的组织上,文章首先介绍一下IPTV、IP-STB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叙述各部分工作的实现原理,接着介绍了底层驱动程序各个部分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再介绍如何具体实现所需要的各个驱动程序模块。通过这种流程,较好的介绍了本人在该项目中所做的工作。最后,介绍驱动开发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其他文献
移动无线通信未来目标是达到即时通信的目的,即任意人/物、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实现任意方式的通信。OFDM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飞速传输,频谱利用率高且有效对抗多径效应引起的符
本学位论文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72053)和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3004)的研究内容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研制开发基于蓝牙(Bluetooth)技术的宽带无线接入公众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一种新体制雷达,其系统的优越性,对深入理解传统意义上的雷达,以及新概念雷达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而压缩感知(Compre
近年来,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已逐步投入商用,第四代(B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正在全球范围展开。在中国,第四代移动通信FuTURE计划已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五”863研
近几年来,数字指纹的研究得到了国外研究界的重视,并已获得部分成果,而在国内,据公开的资料看,数字指纹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整体看来,数字指纹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应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