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面清单作为一种规制国际投资市场准入的管理方式,被世界上大多数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和双多边投资协定谈判采用,已经逐渐演变成国际投资谈判和制定投资规则的新趋势。负面清单具体指的是,在国际投资活动中,一国将外商投资者禁止或限制投资的领域用清单的方式明确列举,除清单之外的领域外国投资者均可进行投资。负面清单其实是一般原则的例外,运用的是“除非是法律禁止的,否则是法律认可”的法律逻辑,依据的是“法无禁止即自由”的法理基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进一步提高投资自由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加之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推动,更高层次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双多边国际贸易投资谈判相继进行,我国传统的外资制度同国家高水准的投资规则不相融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国际高水准投资规则的一种体现。为适应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新趋势,中国于2013年建立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1同时颁布了2013版负面清单。我国外商投资领域采用负面清单制度是改变和创新之举,体现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文章总共从五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内容包含文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主要工作和创新,以及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第二部分为概述。阐述了负面清单的概念,负面清单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包括准入前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与负面清单,厘清了相关概念,并分析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依据的法理基础,为更好的理解负面清单做好铺垫。第三部分是负面清单在上海自贸区的适用。文章分析了上海自贸区选择适用负面清单模式的背景以及适用现状,对上海自贸区至今出版的三版负面清单文本进行了解读,指出了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存在的立法体系不完善、形式上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够、内容上对服务业开放程度不足、透明度不高、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第四部分为负面清单的国际借鉴。分别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选取有代表性国家的负面清单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为我国制定更完善的负面清单提供借鉴。第五部分为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的思路与建议。通过前文所述,笔者对以上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建议,包含加快《外国投资法》的修订、提高负面清单透明度、文本设置对接国际标准、减少负面清单内容、完善我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