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集团作为我国一种重要且广泛存在的企业组织形态,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发生的资本配置行为便形成了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魏明海和万良勇,2006)。目前,关于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已经认同内部资本市场具有缓解融资约束的功能(王化成等,2011),部分学者还进一步发现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但同时,鲜有文献给出关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的直接机制检验。正如王化成等(2011)指出,内部资本市场本身并不能直接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起作用的应该是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和机理,例如关联交易、资金调拨、相互担保等。因此,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创新的直接机制有待进一步分析。我国独特的集团财务公司制度为分析上述机制影响提供了一个视角。一方面,集团财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许多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主要平台(王化成等,2011);另一方面,我国集团财务公司与成员上市公司关联资金交易的披露,使得本文能够清晰地划分集团财务公司对成员上市公司的影响方式,并为本文分析集团财务公司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创新的影响提供一个可能。同时,作为我国特殊的制度安排,我国学者关于集团财务公司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才刚刚开始。其中,吴秋生和黄贤环(2016、2017b)证明了集团财务公司同其他内部资本市场一样,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王超恩等(2016)证明了高效率的集团财务公司能够缓解成员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不足,未考虑两者之间是否实质性地发生金融关联。对于集团财务公司与成员上市公司,主要的关联资金交易是存款和信贷。鉴于关联存款交易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窦欢和陆正飞,2016、2017),以及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业务在缓解成员单位资金压力方面的作用(陈志敏,2013)。因此,本文进一步区分存款和信贷业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关联信贷交易为切入点,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集团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主要平台,其对成员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水平和债务融资成本有何影响?(2)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能够为成员上市公司的借款带来便利性和低成本性,缓解融资约束,那么,是否会影响企业创新?在制度分析、文献梳理、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本文采用2007-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在手工收集集团财务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关联关系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公司固定效应、分组变量、平行趋势、动态分析、首次信贷分析、倾向得分配对分析、多样本分析(全样本和仅有集团财务公司信贷的样本)等在内的检验。研究发现:(1)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交易提高了成员上市公司借款的便捷性,表现为短期信用借款规模的扩大;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交易降低了成员上市公司借款融资成本。由于借款的便捷性和低成本,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交易使得成员上市公司的借款总额扩大,其中,主要是短期借款;从现金流视角,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交易提高企业借款现金流入,并减少企业对发行债券的现金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是互补作用,共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的扩大;集团财务公司通过信贷交易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表现为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减弱、信贷紧缩环境下的融资促进、资本结构偏离下的融资调整。(2)由于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交易的便捷性和低成本,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交易促进了成员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创新,体现为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多。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流动负债的增加是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业务影响企业创新的部分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集团财务公司信贷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表现为在融资约束高的行业、信贷紧缩时期、以及期初目标资本结构大于实际资本结构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最后,通过对企业专利授权的分析表明集团财务公司信贷促进了企业有效的创新产出。本文可能的主要研究贡献包括:(l)在研究问题方面,本文通过分析集团财务公司信贷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借款成本、融资约束、企业创新的影响,为现有文献提供了直接的实证依据。(2)在度量指标方面,本文对比以往研究的指标发现,集团财务公司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是否发生关联信贷交易,而非是发生其他关联交易或具备集团财务公司,进一步明确了集团财务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对成员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影响的运作方式。除此之外,本文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上与已有研究也有所区别。最后,本文也存在研究局限,例如由于数据不足,未能分析集团财务公司通过咨询等方式间接帮助上市公司融资的金额情况;未能计算并判断每家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和效果的高低,并进行对比等。上述的局限和不足都是本文未来进一步完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