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后中国经济增速趋势性放缓,依靠要素投入、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有效劳动力的供应不足和资本深化的双重矛盾造成了潜在产出的下降。这意味优化供给端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增加潜在产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顺应了国内要素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转型需要。在世界经济联动发展的状态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扩大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也在十九大报告中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两个角度,综合探讨贸易便利化、FDI及其交互项对TFP的作用机制,对于建设贸易便利设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首先,本文采用了DEA-SBM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基于2005-2014年的国家面板数据,测算了“一带一路”战略所涉及的45个样本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整体TFP增速有所提高。其中,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TFP增长较快,但高收入国家技术进步的速度却要稍快于中等收入国家。其次,构建了贸易便利化的评价指标,采用熵值法进行赋值。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程度具有较明显的经济相关性和区域差异性。然后,本文采用了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1)从整体的回归结果来看,贸易与投资具有互补促进关系,贸易便利化、FDI对TFP的提高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从分收入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贸易便利化对不同收入国家TFP增长的内在影响路径不同:(1)对高收入国家来说,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改善了技术效率;而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则显著促进了技术进步。(2)贸易便利化和FDI的交互项对TFP的内在作用路径与单变量对TFP的影响路径一致。具体而言,对于高收入国家,随着贸易便利化程度的增加,加强了FDI对于TFP尤其是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FDI的流入也显著提升了贸易便利化对TFP尤其是技术效率的改善。对于中等收入国家,交互项则显著推动了技术进步,进而促进了TFP增长。(3)从贸易便利化分项指标的回归结果来看,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贸易壁垒,因此商品流通效率对TFP增长所起作用有限。港口效率、制度环境和电子商务对TFP均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从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协调机制、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和优化对外投资产业布局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