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是脊椎动物器官发生中最早形成的器官之一,为循环系统提供动力;心脏的发育受多种因素调控,使得心脏疾病的发病机理异常复杂。近几年来,在心血管研究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从蛋白质到核酸,从离子通道到非离子通道。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层次不断加深。 2008年,非离子通道的房颤致病基因NUP155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房颤的致病机理的理解。NUP155是核孔蛋白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孔行驶正常功能的重要成份。研究者通过酵母双杂交,发现NUP155与GleⅠ具有相互作用。 现在,我们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材料,探索zGleⅠ(zebrafish GleⅠ,zGleⅠ)基因在早期斑马鱼心脏发育中的作用。zGleⅠ位于斑马鱼8号染色体上,在细胞中广泛分布。通过斑马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我们成功确定了zGleⅠ在斑马鱼胚胎各时期发育的表达类型。通过注射zGleⅠ-MO(morpholino oligos, MO),我们发现zGleⅠ表达水平下调后的斑马鱼心脏出现了严重畸形。采用左右不对称机制中分子标记物对zGleⅠ-MO斑马鱼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胚层 spaw和ins两个基因的不对称性表达分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以上结果表明:zGleⅠ在斑马鱼心脏发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zGleⅠ基因下调可使spaw和ins基因的不对称性表达发生明显的改变,这可能是导致心脏结构及功能发育不正常的原因。 最终,我们希望这些研究可以为高等脊椎动物的心脏发育及其调节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