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蒜内源酶的S-烯丙基-L-半胱氨酸生产过程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41294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烯丙基-L-半胱氨酸(SAC)是一种高生物活性的硫化物,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近年来,SAC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天然食品材料中SAC的含量很少。  目前,SAC生产主要有富集法和化学合成法,其中富集法应用较多。然而,富集法生产SAC需要时间长,产量也不高。本论文提出一种以新鲜大蒜为原料高效生产SAC的新途径:浸泡—均相反应—熟化—干燥。本论文旨在揭示大蒜浸泡对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的激活作用,解明大蒜泥均相反应中SAC生成的动力学特性,探明大蒜泥熟化条件对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首先,通过浸泡激活新鲜大蒜中的内源酶,调查浸泡中温度和CaCl2浓度对γ-GTP活力的影响,分析均相反应中最终SAC收率与γ-GTP活力的关系;然后,将浸泡大蒜破碎后进行均相反应,探讨均相反应中液料比、CaCl2浓度对γ-GTP活力和SAC收率的影响,分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SAC收率之间的关系,并对SAC的生成进行动力学分析;最后,将均相反应后的大蒜泥在固体浓度15~40%的条件下进行熟化,调查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SAC收率、多酚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多酚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对产品进行评价。得到的结论如下:  (1)浸泡中,γ-GTP被激活。γ-GTP活力随浸泡时间和CaCl2浓度的变化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在温度10℃、CaCl2浓度10 mmol/L、浸泡时间72 h的条件下,γ-GTP活力从0.4 mU/g增加到9.8 mU/g,SAC收率也相应的从19.0μg/g增加到80.7μg/g。  (2)均相反应中,SAC收率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幅增加。在液料比8、温度37℃、CaCl2浓度5 mmol/L、反应时间8h、初始γ-GTP活力12.7 mU/g的最适条件下,SAC收率达到最大值793.4μg/g-DM,约为新鲜大蒜的34倍;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最大值77.9 g-Trolox/kg-DM,约为新鲜大蒜的13倍。SAC生成速度、最终SAC收率均随初始γ-GTP活力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随SAC收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  (3)均相反应中,在料液比8、温度20~37℃、CaCl2浓度0~10 mmol/L的条件范围内,SAC生成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当料液的CaCl2浓度从0增加到5 mmol/L时,SAC生成反应的活化能从80.3kJ/mol下降到最小值70.9 kJ/mol。  (4)熟化中,随着固体浓度的增大,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SAC收率逐渐降低,固体浓度30%时还原糖和总酸含量最大。随着熟化时间的增加,还原糖、总酸和多酚含量先增加后降低,SAC收率先增加后保持稳定。在固体浓度15%的条件下,还原糖、总酸含量在20 d时分别增加到最大值22.3%,d.b.、9.0 g-乙酸/kg-DM,多酚含量在14d时达到最大值3109.7μg/g-DM,SAC收率在6d时达到最大值809.7μg/g-DM。  (5)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熟化初期逐渐增加,14d后基本保持稳定。在固体浓度15%的条件下,自由基清除能力在14 d时达到最大值120.8 g-Trolox/kg-DM,约为新鲜大蒜的20倍。熟化中,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多酚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  (6)甜味、口感和酸味为黑大蒜泥感官评价的关键指标。在固体浓度30%条件下熟化得到的黑大蒜泥产品的整体可接受度最佳,在固体浓度15%条件下熟化得到的黑大蒜泥产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  以上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SAC生产新途径,即浸泡—均相反应—熟化—干燥的主要特点有:①提高大蒜γ-GTP活力;②促进大蒜中γ-GTP和γ-谷氨酰-S-烯丙基-L-半胱氨酸(GSAC)的接触;③大幅提高SAC收率。该途径可以为富SAC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其他文献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天然神经剧毒物质。其强毒性及在医学、军事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近年来,因河豚鱼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脂多糖成分,类脂A是其活性中心。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中内毒素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及多脏器衰竭等病症有密切关系,是导致内毒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内
该试验以红星、金冠、富士、五九香等北方主要水果及不同品种为试材,历时3个采收期,结合与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在该研究室积累的关于虎皮病的研究的基础上,
本论文探讨了微波辅助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及豆乳中的大豆异黄酮苷原在生产工艺中的加工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在货架期内的贮存稳定性等内容。在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大规模伤亡事件(Mass casualty incident,MCI)是一种伤亡人员数量、严重程度和伤害类型数量都远超出当地可用的急救医疗资源承载能力的事件。在大规模伤亡事件的应急响应中,通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广泛存在、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的生物降解需要纤维素酶的酶解作用。而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系,主要包括内切-β-1,4-D-葡聚糖酶(E.C.3.2.1.4)、外切-
为明确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的适宜播种速度,开展了免耕播种机4种播种速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对各处理不同时期玉米生育期及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速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还田氮肥施用不合理这一实际问题,于2019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小区试验,探究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
外周组织损伤引起的炎性病理性疼痛是日常多发病,临床主要采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治疗。经皮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手段也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超声辐照对于骨折愈合、药物透入、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