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已有的自然地质灾难中,地震的破坏力属于最强的,它的发生多数是因为地壳内部的能量经过长期积累突然释放导致的,根据震级大小的不同,地震所带来的破坏程度也不尽相同,震级比较大的地震尤其是发生地位于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会带来特别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地震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InSAR技术的兴起为地震方面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对InSAR技术不断的进行发展创新,使得它在地震的同震形变监测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它以自己高精度、低成本、全天候等优点为研究者们所青睐。我国四川省九寨沟景区在2017年8月8日发生了Mw6.6级地震,震中位置为33.20°N,103.82°E,在这次地震中有25人死亡,500多人受伤,大量的房屋损坏,九寨沟当地旅游地点遭到不可恢复的损毁。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地势偏远的复杂地区,相关的地面形变的观测数据不够充足,所以,鉴于InSAR技术的优势,优先考虑采用此方法。本文将升轨、降轨Sentinel-1A卫星的差分干涉数据作为此次研究的基础,对本次发生的四川九寨沟地震的同震形变观测数据以及其断层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主要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采集了覆盖整个地震发生区的Sentinel-1A卫星数据,利用D-InSAR技术获取了四川2017年九寨沟地震升轨和降轨的LOS向同震形变场。把近NS向作为本次地震同震形变场的分界线,将其同震形变场分为西北和东南两个部分,并规定当目标远离卫星的视线向形变时为负值,当靠近卫星的视线向形变时为正值。视线向形变最大抬升值大约为0.147m(T62)、0.146m(T55)、0.137m(T128),最大沉降值大约为0.121m(T62)、0.196m(T55)、0.195m(T128);(2)对于同一区域,两幅升轨形变场均显示了西北盘为隆升区,东南盘为沉降区,而利用降轨数据影像进行观测得到的形变趋势与升轨形变场是截然相反的,这种升降轨观测得到相反的形变特征说明了该地震的破裂性质是以走滑运动为主的,也就是说造成的地表形变是以水平方向为主的。断层的走向是150°,断层的倾角是78°;(3)断层的滑动分布大多都分布在3~14km的深度处,断层的最大滑动量大概位于地面以下9km深处,达到了0.72m,经过反演得到的该地震的总地震矩是M0=9.35×1018N·m,约合矩震级Mw6.6。并将此次地震的研究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地震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基本一样,证实了此次数据处理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