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晋公司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gyj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多年以前,在三晋大地上发生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保矿运动,是山西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时至今日,重新研究解读保矿运动及其直接产物——保晋矿物公司,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历史价值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反而日益显示出其灿烂光辉和现实意义:首先,保住了矿权,保住了民生,保住了山西,更保住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能源命脉。其次,保晋公司的诞生。保晋公司作为一家集股企业,已经初具现代股份公司的雏形,在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及人事管理等方面,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其成立开山西近代工业之先河,揭开了山西近代大规模兴办采煤业的开端,使山西煤炭开采步入了半机械化,为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晋公司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和发展的,其经营理念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至今仍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第三,在已有的关于保矿运动及保晋公司的研究中,仍存在诸多疑点,这也是笔者感兴趣之处,文章将以翔实的史料逐一论证。研究其发展沿革,保晋公司大致经历了创办、发展、停滞、消亡四个阶段。本文从保晋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资本构成、管理模式、绩效分析、历史地位和作用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希望做到通过对保晋公司的深度解剖,提高人民群众爱矿惜矿的意识,为当今的煤炭企业提供若干借鉴。  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把山西保矿运动及保晋公司的发生发展与当时山西经济社会状况相联系,宏观把握事件发展脉络,并深入保矿运动及保晋公司的发生地进行细致调研,大量挖掘和收集相关档案史料和文史资料。在统筹宏观脉络和微观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对保矿运动的发生发展及保晋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但考虑到本文是经济史范畴内的课题,故仍要遵循以经济学和历史学为主的原则,同时借鉴和吸收其它学科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保矿运动及保晋公司作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定历史事件,其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孤立为之,其间掺杂的经济社会因素乃至人为因素纷繁复杂。本文以经济史分析为主,同时运用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尽可能做到深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立体研究,把握其历史沿革脉络,同时归纳其兴衰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期望得出其政治、经济运作诸方面的相互关系和客观规律,力求做到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综合研究和具体案例研究相结合,达到审思明辨、以史为鉴,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通过对保晋公司的经营业绩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保晋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内因方面,保晋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水平不断提高。崔廷献和白象锦为保晋公司的改革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崔廷献将保晋公司总部从太原海子边迁至阳泉火车站附近,取消平定分公司,平定各矿由总部直接管辖,提高了公司的运行效率。崔廷献还将全公司的统一核算改为分公司各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鼓励竞争。崔廷献此举打破了以往的大锅饭体制,有效地调动了各分公司的生产积极性。崔廷献辞退了一些旧商号人员,招聘了一批熟悉矿业和商业的专门人才,将山西大学的一些矿业教员和留学生引进公司,作为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骨干人才,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专业化和知识化。白象锦出任保晋公司协理后,对公司作了两方面重大的改革。第一,部分地取消了把头制。在大部分工厂取消把头,由工人自愿组织成老伙班。矿厂将煤炭生产直接承包给老伙班,并按照煤炭产量来支付工资,工资在老伙班成员之间自行分配。这有效地调动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在增进工人福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第二,在公司员工的录用上,由过去的推荐制改为考试制,提高了公司的专业化。在外因方面,保晋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前期较好,后期较差。从保晋公司成立之初到1924年,中国国内总体还算太平,并且保晋公司一直都免交“井口税”。1916年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之间的战争以“电报战”为主,加上阎锡山在统治山西初期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较少的参与军阀之间的争斗,保晋公司所处的社会环境还算太平。一战期间,包括保晋公司在内的民族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25年开始,国内军阀开始大规模的混战,山西也卷入其中。正太铁路的不时中断,严重制约了保晋公司所产的煤炭外销。为了提供军费,包括保晋公司在内的民族企业负担了沉重的苛捐杂税。1929年之后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保晋公司所处的环境更加不利。同时,日煤和法国控制下的安南煤炭在中国的大肆倾销,也影响了保晋公司的销售。正太铁路为窄轨,影响了煤炭的运输。正太铁路管理当局对晋煤的运输采取价格歧视政策,始终困扰着保晋公司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介绍了某电厂I/A series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协调控制DCS侧的情况;列举了由于BTU值无法投入自动情况下,运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调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