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核桃多肽制备及其解酒活性初探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脱脂核桃粕为实验材料,酶解制备核桃活性多肽。在原有碱提酸沉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核桃蛋白提取工艺。在单酶筛选基础上,采用双酶分步水解的方法,以水解度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指标,优化了核桃蛋白的酶解工艺条件,并测定了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滤技术方法,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的核桃活性多肽组分,以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激活能力为指标,初步判断核桃活性肽可能具有解酒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在原有碱提酸沉提取核桃蛋白的基础上,首次以NaCl浓度、闪提时间、超声处理时间以及浸提时间为单因素,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蛋白质的提取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aCl浓度0.13mol/L,闪提时间30s,超声时间25min,浸提时间2h,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89.76%。(2)酶解工艺优化:分别使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在其适宜酶解条件下酶解核桃蛋白,通过比较酶解液的水解度和自由基清除率筛选出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并进行双酶分步酶解条件工艺优化。通过正交组合试验,确定了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温度65℃,加酶量4%,pH值10,酶解时间5h;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温度60℃,加酶量5%,pH值7.5,酶解时间3h,在优化双酶酶解工艺条件下,核桃粕蛋白质水解度达43.26%,酶解液DPPH清除率达90.37%。(3)核桃多肽的分离:将酶解液依次通过切割分子量为30K、10K和5K的超滤膜,得到0-5KDa、5-10KDa、10-30KDa的不同分子量的多肽片段。对各肽段组分进行DPPH清除率以及ADH激活率实验,结果表明5-10KDa肽段DPPH清除率和ADH激活率最优。(4)氨基酸含量测定:通过对不同肽段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得出活性较高的5-10KDa肽段中的谷氨酸和丙氨酸略高于其他肽段,但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多肽片段中的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并非ADH活性的决定性因素。
其他文献
南宁盆地地层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地下主要含水层为砂卵砾石承压含水层,其地下水位高、渗透性强、含水量丰富。调查发现,目前南宁许多基坑降水设计与实际降水施工存在较
本文研究选用我国中筋和中强筋两种最典型的小麦为实验原料,以不同的水分进行润麦调质,分别采用石磨和辊磨对整粒小麦进行磨粉,并对麸皮进行超微粉碎,获得两种粒度不同的全麦
为了建立一种更准确、更快速的土壤铵态氮中氮稳定同位素丰度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分别采用扩散法和N2O产生法进行前处理,通过稳定同位素质谱仪(Flash HT-IRMS)和气体预浓缩-稳定
【正】 在言及秦王朝的统治思想时,学术界一般均以“刚戾毅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为是。这一结论滥觞于司马迁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因中国封建法律思想具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不同质量比(9:1、8:2和7:3)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PBAT/EVOH)共混薄膜,研究EVOH的添加量对PBAT薄膜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阻隔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主要由现代小说五大家、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新感觉派文学构成,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难能可贵地展现出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多个文学流派积极对峙
医学新药物、新技术及医疗新器械出现后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推广到临床实践中才会让更多的人受益。通过论述医学新生物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推广方法及途径,探究在推广过程中
利用废水进行微藻培养是降低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并且能实现废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处理。但目前还受制于缺乏经济高效的培养方法,尤其当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等进
影响油脂氢化反应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催化剂和氢化工艺条件,其中催化剂是直接影响油脂氢化的核心。目前食品工业中的油脂加氢催化剂主要为镍系催化剂,其优点是价格低廉,但是镍
创新是时代发展不变的主题,成衣设计中面料肌理重构的创新运用已成为现代成衣行业亟待研究的课题。所谓成衣设计中面料肌理重构的创新运用,即是运用各种手段、技术来改变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