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现金贷作为消费信贷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创新产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从创立的初衷来看,现金贷通过无担保、无抵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收入、低信用人群的短期小额贷款需求,使他们享受到了现代金融所带来的福利,符合当下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然而,各大平台在利益驱使下的盲目扩张和无序竞争,也使得现金贷遭遇了利率畸高、信息不透明、诱导借贷、掠夺性放贷、暴力催收等行业诟病。通过梳理现金贷在我国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放贷机构不负责任的贷款行为是导致整个现金贷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国外已有不少国家针对贷款机构不负责任的贷款行为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行为监管理论开始进入各国的视野,其中针对放贷机构不负责任的贷款行为,各国纷纷制定负责任贷款的法律规范。负责任贷款制度作为一项预防过度负责、规制各类机构贷款行为的有力工具,在国际上的研究已如火如荼,但在国内却鲜有耳闻。本文的写作从现金贷行业的发展乱象出发,引出贷款机构不负责任的贷款行为这一问题症结。随后在梳理域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行为监管理论下负责任贷款制度的内涵及发展动态。最终通过对域外各国负责任贷款制度的立法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现金贷行业的监管动态,提出在我国引入负责任贷款制度以规范当前我国各类机构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让现金贷成为负责任的金融,为我国现金贷乃至未来消费信贷市场的规制路径提供参考。本文共由四个章节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针对现金贷行业发展的乱象进行探究,从贷款利率、信息披露、贷前风控、过度放贷、贷后催收等方面入手,归纳梳理当前我国现金贷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追根溯源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为全文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二章阐述行为监管理论发展及其内涵扩充,通过追溯行为监管的理论发展,明确负责任贷款是行为监管理论在消费信贷领域的内涵扩充,并在此基础上对负责任贷款的产生背景、制度内涵以及发展动态进行探究。第三章考察域外负责任贷款制度的立法实践,以美国《发薪日、汽车所有权及某些高成本分期贷款》、英国《消费信贷手册》、澳大利亚《国民消费信用保护法案》以及新西兰《负责任贷款法案》为分析对象,详细阐述了以上四个国家关于构建负责任贷款制度的具体法律规范。第四章以我国现金贷的监管现状为出发点,提出当前“以禁为主”的监管模式不符合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建议引入负责任贷款的理念,通过借鉴域外国家构建负责任贷款制度的实践经验,从“借款需求和目的”的调查与核实、偿还能力及信用评估要求、“适当性”评估义务、禁止性的贷款行为、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五个方面入手在我国现金贷乃至消费信贷市场的监管中构建负责任的贷款理念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