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制备及其对餐厨垃圾的降解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54h446jn6gf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餐厨垃圾为菌源,筛选对餐厨垃圾中主要成分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旨在制备一种对餐厨垃圾有较好降解效果的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以该菌剂对餐厨垃圾的减量率、除臭效果和腐熟度为指标展开研究,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共分离筛选出46株菌株,其中细菌30株,真菌16株。其中对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分别记HJ-15、XR-2、XJ-9、HX-8,酶活力分别为:31.32U/mL、54.13U/mL、41.36U/mL、42.66U/mL。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4株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velezensis)XJ-9、解淀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velezensis)XJ-15、枯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XR-2、Meyerozyma属HX-8。通过Plackett-Burman法对碳源、氮源、p 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供氧条件、接种量7个因素进行筛选,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供氧条件对活菌数影响显著。选择培养温度、供氧条件和培养时间为主要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4.74℃、供氧条件0.69、反应时间130.27h,此条件下的预测活菌数为21.05×107cfu/mL,验证性实验得出复合微生物的活菌数为20.06×107cfu/mL,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发酵液经离心、冷冻干燥制成固体菌剂,选择合适的载体以碎花生壳:麸皮:刨花:固体菌剂:鱼骨粉=8:3:3:3:3的质量比混合制备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记为“XH”。以重量法为减量率评价指标,菌剂“XH”对餐厨垃圾减量率为63.21%,减量化效果明显。以嗅阈值为评价指标,菌剂“XH”对餐厨垃圾的嗅阈值最大为420,除臭效果优于市售菌剂“EM”。NH3和H2S的即时挥发浓度分别为8.30ppm、0.70ppm,均低于菌剂“EM”。以E4/E6为腐熟度评价指标,菌剂“XH”在第12天,E4/E6为1.59,腐熟度效果较好。淀粉酶酶活最大值为145.32U/mL、蛋白质酶为:54.98U/mL、脂肪酶为43.46U/mL、纤维素酶57.22U/mL。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微景观是以藓类植物(习惯以苔藓植物或苔藓代称)、蕨类植物等小型低矮植物作为主要造景对象的小型盆景。以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花卉市场和花卉博览园2个花卉市场的微景观生产与销售店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微景观的植物配置、规格、价格、市场定位和购买人群、以及产品销路销量,分析了微景观在广州花卉市场中的生产、销售的状况及存在问题,并对今后微景观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苔藓墙是利用室内
绵羊多脊椎性状可以提高产肉性能,而多脊椎性状的形成与骨骼发育过程密切相关。骨骼是脊椎动物构成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对机体起到支持、运动及保护等作用。骨骼发育的过程有膜内骨化和软骨内骨化两种方式。膜内骨化是通过间充质细胞直接分化成骨细胞;软骨内骨化是间充质细胞先分化形成软骨,而后软骨被矿化形成骨。在骨骼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受到众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的调控,与此同时,调节因子则通过相关信号通路参与骨发
学位
学位
氧化交叉偶联已经被证明是从简单易得的前体形成碳-杂原子键的最直接的策略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许多化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为了从衬底上除去多余的电子以形成化学键,通常需要化学计量的氧化剂。随着现代可持续化学的发展,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在无外部氧化剂的条件下进行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电化学合成是一种功能强大且对环境无害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在无外部氧化剂的条件下实现氧化交
桑葚富含多酚类物质,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保健功能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是,桑葚多酚类物质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极不稳定,导致其功能特性部分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桑葚采后保质成为制约桑葚产业发展的瓶颈。喷雾干燥微胶囊包埋是保护生物活性成分常用方法,将新鲜的水果、蔬菜脱水干燥制成粉末状的果蔬粉,可以延长果蔬的食用期以及商业价值。但是,富含糖果汁喷雾干燥过程中极易出现粘壁问题,而且粉末贮藏期间也容易
细菌感染在临床上很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抗菌剂,其具有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副反应较少等优点。目前由于抗生素滥用及临床不合理用药,致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频现,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主要是由于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破坏内酰胺环使其失活。以β-内酰胺酶为靶点进行抗耐药菌候选药物的研究仍然是目前阶段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基于此,本研究以中药和微生物两种材料为资源,通过抗耐药菌β-内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