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训练后演绎推理过程中语义表征的神经机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kx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绎推理通常是假设在某些前提成立的条件下,让个体从隐含的前提中推测出一个逻辑结论。心理学关于演绎推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范畴三段论推理和条件推理等类型。按形式逻辑的观点,不同的推理类型都有一套做出正确推断的逻辑规则。一般情况下,人们被认为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断。但实际上,人们的推理往往不符合形式逻辑规则,而似乎经常受到知识经验的影响。究竟个体推理的加工过程是怎样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集合映射模型(也称问题空间模型),主要阐述了人们怎样基于知识经验而形成的语义表征来进行推理。基于该理论,本研究试图利用脑电手段分别对范畴三段论推理和条件推理的认知过程进行记录,来探讨逻辑训练后语义表征对逻辑加工过程作用的神经机制。 实验1,通过“推测—判断”两阶段实验范式,以具体内容填充的范畴三段论推理题目作为实验材料,利用ERP技术记录该推理过程中语义表征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与基线条件相比,语义表征阻碍和语义表征促进在300-500ms和1000-1600ms诱发了更正的ERP成分,可能反映了该推理过程不同的加工阶段,同时,300-600ms内,在大脑额中部语义表针阻碍比语义表征促进诱发一个更正的ERP成分(P500),可能反映了关系整合阶段对自动激活的知识经验的抑制。 实验2,在实验1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语义表征在条件推理过程的作用机制。实验2中又引进了推理形式(MT和DA)这一自变量。结果发现,约400ms以后,MT下语义表征阻碍比语义表征促进诱发了一个更负的ERP成分,其中,400-600ms(N400-600)内主要激活了中线附近区域,偶极子溯源分析显示N400-600主要起源于左下颞叶皮层附近,可能与语义信息的激活有关。800-1600ms(N800-1600)内,该负成分在中线附近特别是额中部区域有明显激活,偶极子溯源分析显示N800-1600主要起源于扣带前回附近,可能与对冲突的觉察以及心理资源的付出有关。而DA下语义表征阻碍和语义表征促进诱发的ERP成分似乎趋于一致。 本研究表明,虽然给被试进行了逻辑训练,但他们在面对具体的推理题目时还是不可避免受到知识经验的影响。脑电结果显示,基于知识经验下的语义表征对推理过程作用机制因不同的演绎推理以及不同的推理形式而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1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运动训练和服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大鼠腓肠肌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GSPE对提高机体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作用,为更好的指导运动训练、增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