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en_C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是指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阶段大脑受到非进行性、永久性损害,形成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损害原因可能是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因素,可以是原本正常发育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也可能由于神经系统本身发育异常。脑瘫在我国的总体发病率尚缺少精确的统计,综合各地流行病学报道得出约在2-4‰。其主要高危因素可总结为早产、难产、缺氧、黄疸,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脑瘫常合并癫痫和智力、视觉、听力、语言等各方面障碍等,较大年龄患儿还可伴有精神发育迟滞、行为及情绪异常。这些合并症使得本就缺乏运动能力的脑瘫患者的生存质量雪上加霜,因此关注并积极处理这些合并症具有重要意义。脑瘫的治疗需要内科、外科与康复医学全面、系统地配合,早期干预,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和改善具有重要价值。我国的传统医学也在脑瘫治疗领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历代医家都有关于发育迟缓以及肌肉拘挛、僵硬或瘫软等脑瘫典型表现的散在记载。近年来,推拿按摩、针灸、药物熏蒸、穴位注射等中医疗法与Vojta法、Bobath法等现代医学康复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值得肯定。随着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发病率日益减少,脑性瘫痪成为儿童肢体致残的最主要疾病,其所需的治疗、康复、护理等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脑瘫患儿来说更好的运动功能就意味着更美好的人生前景,因此对于脑瘫的治疗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引入我国后,为脑瘫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吸引了大量学者投身于相关的研究,于是让脑瘫的外科治疗、康复治疗、中医药配合治疗等临床研究以及病因学、病理学、神经电生理学等基础研究都进入到一个蓬勃迅猛发展的时期。在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SPR术不但可以应用于脑瘫痉挛,还可以有效解除痉挛性截瘫、脑外伤后遗症等疾病的肢体痉挛,让更多患者得到了SPR术的帮助。同时,学者们也在术式改进方面作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不断作出创造性的尝试。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近年来关于脑性瘫痪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对比,系统地整理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者提炼兼顾临床价值、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诊疗思想作出铺垫。通过对脑瘫合并症、SPR术改进历程的探讨与思考,认为脑瘫合并症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3岁至学龄前是SPR术介入的最佳时机,SPR术的改进应首先考虑术野、缓解痉挛和脊柱稳定性三方面影响。
其他文献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简称00)的程序设计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存在明显的区别,在程序设计中采用对象的封装、继承、抽象等设计的方法来提高程序设计的有效性。通过对C++
本文从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和服务的概念入手,阐明了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服务的意义,分析了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行为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校网络舆情行为与各个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性别、出
科技英语翻译对于科技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文化思维对于语言转换起着中要的作用。本文在归纳科技英语翻译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思维在科技英语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即幼儿园课程。"生活、游戏、综合"是
<正>地方电视台资源和资金都无法和大台相抗衡,那么用电视节目包装来吸引更多的眼球就成了一条新的路子。用短短的数十秒时间,尽可能地留下更多收看的观众,已成为电视节目包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且更加关注现实,行动性因素增多,现实影
提出扰动分类法和线性部分最小二乘 (PLS)回归相结合的建立软测量模型的方法 ,并将它用于催化重整稳定油组分的估计中。仿真结果表明扰动分类法和PLS回归相结合建立的软测量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