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奇中间体(Criegee Intermediates,简称CIs)是大气环境中存在的一类性质非常活泼的分子,其参与的反应对大气中羟基、有机酸、过氧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等组分浓度的变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进而会影响到大气气溶胶和酸雨的形成。为了更好地理解CIs反应活性及其与大气中相关分子的反应机制,本文运用量子化学的方法,结合从头算动力学模拟、约化密度梯度(RDG)分析、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系统考察了CIs与CH4、N2、N2O和CO2等分子的反应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CCSD(T)/AUG-cc-pVTZ//B3LYP/6-311++G(d,p)的水平上,系统探讨了稳态克里奇中间体CH2OO及其衍生物与CH4之间的反应机制。研究表明:该反应具有两条反应路径,即pathway A和B。在pathway A中,CIs末端的氧原子可以插入到CH4的碳氢键之间,从而生成醇类化合物。该路径能垒在6.524.1 kcal/mol之间,主要受CIs中O-O键强度的控制。随着与CIs羰基碳相连的官能团电负性的增强,O-O键强度逐渐减弱,能垒也逐渐降低,反应过程中的自由能变(焓变)在-81.1(-78.3)到-110.9(-109.0)kcal/mol之间,表明该路径较易发生。在反应pathway B中,通过加成的方式,同时伴随着氢原子的转移,CIs与CH4分子生成烷基过氧化氢,该路径的能垒在17.3到30.9 kcal/mol之间,表明该路径较难发生。速率常数结果显示,pathway A为主要反应通道。并且,在计算的温度范围内,两条路径具有显著的正温度系数效应。为了进一步论证CIs与烷烃反应生成醇类化合物的可能性,我们系统考察了克里奇中间体CH2OO与开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反应机制。此外,还发现该反应存在构象依赖性。本研究结果能够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烷烃存在下CIs潜在的反应活性。其次,在相同的理论水平上,系统探讨了稳态克里奇中间体CH2OO及其衍生物与N2和N2O之间的反应机制。在与N2反应中,CIs通过末端氧原子的转移,将N2氧化成N2O,该路径能垒在7.6726.40 kcal/mol之间,同样受CIs中O-O键强度的控制。随着与CIs羰基碳相连的官能团电负性的增强,O-O键强度逐渐减弱,能垒也逐渐降低,自由能变(焓变)在-28.86(-27.69)到-58.61(-58.45)kcal/mol之间,表明该路径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在与N2O反应中,CIs同样通过末端氧原子的转移,将N2O氧化为ONNO物种,该路径能垒在8.7928.85kcal/mol之间,自由能变(焓变)在-8.46(-6.15)到-38.22(-36.91)kcal/mol之间,同样受中间体中O-O键强度的控制。随后,ONNO可迅速分解为两分子的NO,该过程能垒(自由能变)分别为4.01(-30.05)kcal/mol,表明该过程较易发生。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计算的温度范围内,CIs与N2和N2O的反应具有显著的正温度系数效应。此外,同样发现该反应存在构象依赖性。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结果在大气环境中的潜在意义。本研究结果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CIs的反应活性,还可以为N2转化为N2O和大气中N2O的来源提供新见解。最后,在CCSD(T)/AUG-cc-pVTZ//M06-2X/AUG-cc-pVTZ水平上,系统考察了CIs与CO2的反应。相对于化合反应(pathway A),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反应通道(pathway B),即CIs通过末端氧原子的转移可以将CO2氧化为CO3,同时自身生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从热力学上来看,pathway B的发生仅限于具有吸电子基的CIs。一般地,具有吸电子基的CIs与CO2反应中,pathway B的能垒仅比pathway A高约1.853.44 kcal/mol,表明两种路径存在一定的竞争性。相反地,在具有供电子基的CIs与CO2反应中,pathway B的逆向反应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即CO3可以与羰基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CIs。并且,研究发现CO3与羰基化合物有两种反应方式,即pathway C和pathway D。在这两种反应方式中,CO3通过氧原子的转移分别将羰基化合物氧化为相应的CIs和二氧杂环化合物,两种通道在热力学上都是有利的,但pathway C的能垒比pathway D低12.02-16.15 kcal/mol,表明CO3与羰基化合物反应的优势产物为CIs,为CIs的合成提供了一可行途径。此外,同样发现该反应具有构象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