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控制权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gage88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之一,完善的公司治理关系到上市公司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但是由于转轨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无论从股权结构,还是对公司经营的内外部监督上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上说就是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错位,或者不完善.该文就是在代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对国际流行的英美、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控制权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和对如何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提出建议.该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机制下,要求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有关理论研究基础上.该文用较大的篇幅来论述了公司控制权的国际比较,系统分析美英市场控制、日本财团控制模式、德国全能银行控制模式的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控制权、银行控制权、公司控制权市场、基金控制权等方面控制权机制后,吸收各国模式的比较优势,深化认识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的完善对公司治理的战略性影响.优化和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机制无疑具有对改进上市公司现有治理状况,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部分针对中国公司控制权配置失当的现况,以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为核心,借鉴各国控制权模式的成功经验,尝试提出了作者本人对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通过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五年来的支出效应、收入效应以及挤出效应的三个方面的绩效分析,认为以支出政策为主的调控措施.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我
本文首先对竞争力概念进行解释,竞争是指一种发生在个人(或团体、国家)间的争胜行为,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利益集团为某种大家都达不到的自标而奋斗,就会有竞争。竞争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