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创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体系,即:将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理论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践结合起来。作者首先界定了本文中“教学目标”的概念,即最狭义的“教学目标”的概念——课堂教学目标;概述了教育学史上的四种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即“普遍性目标”价值取向、“行为性目标”价值取向、“生成性目标”价值取向、“表现性目标”价值取向,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其次,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问题包括:主体错位偷换、陈述笼统空泛、设计不够开放、操作难以进行、评价缺乏依据等。作者大胆地提出见解,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因此,要达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均衡发展和全面实现,就必须重新审视其价值取向问题。鉴于此,作者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策略:不是单纯地肯定哪一种价值取向、排斥其它的价值取向,而是根据不同教学目标的特点,充分发挥各价值取向的优点并规避其不足,构建一套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选择体系。为了保证这套体系的可操作性,作者提出了每种价值取向的适用范围及其运用和评价的具体方法。最后,为了完善这套选择策略,作者提出了这些价值取向运用时应注意的重视度、民主化、透明度、完整性等问题。教学目标价值取向问题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相结合,这在当前理论上还是空白,作者期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引起理论者和实践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促进教育理论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