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教育界"专栏教育问题报道研究(1926-1936)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41466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用描述性的思路,立足于史料,对1926年至1936年十年的“教育界”专栏关于教育问题报道进行研究,详细地讨论了专栏对教育经费、教师索薪事件、高校学潮等问题是如何进行报道的。民国1926至1936年十年中,“教育界”专栏报道的教育问题非常多。如:学校搬迁、教育部人事变动、学校能否正常开学、留学生生活等等。因为专栏报道最多的是教育经费问题,教师索薪事件、还有高校学潮问题,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教育界”专栏关于这三个大问题的报道进行研究。本文重点从报道的数量、报道的方式、报道的立场等方面来分析。   “教育界”专栏在对教育经费发放的报道是非常客观的。以及时传递经费能否正常发放和经费什么时候发放的信息为主要目的。在争取庚款的报道过程中,专栏报道的倾向性便体现出来了,专栏的报道的目的主要为教育部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当时的教育。   专栏在报道教师索薪事件的问题时也主要是围绕教师生活状态、索薪事件的进展以及教育部对教师索薪事件作出的反应。本文主要以连续性报道为主,报道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出现了消息、评论、通讯、等多种文体。既客观公正地反映现实,又体现了专栏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替教师说话的宗旨。   专栏在报道四个学潮问题时主要是以连续性报道和系列报道为主,从学潮的开始爆发,到后来学潮不断扩大,矛盾不断激化,最后到学潮的最终解决,专栏都是一一报道的。一方面通过专栏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的整个学潮的始终,另一方面专栏的报道也给政府和有关部门以舆论压力,专栏在对学潮的报道时,特别是驱沈学潮,立场性体现得比较明显。   总之,“教育界”专栏在教育经费、索薪事件还有教育学潮中的报道中既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又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