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一科收入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以头晕、眩晕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两组基础用药均为长春西汀、奥拉西坦。对照组给予基础用药。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一天一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入院第1、第10天用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分别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治疗仪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眩晕改善明显好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改善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证明该方法能促进局部微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椎动脉的供血不足,最终达到减轻眩晕症状。该方法简便易行,是临床治疗眩晕一种较好方法。副作用小,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