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症状的疗效评估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一科收入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以头晕、眩晕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两组基础用药均为长春西汀、奥拉西坦。对照组给予基础用药。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一天一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入院第1、第10天用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分别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治疗仪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眩晕改善明显好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改善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证明该方法能促进局部微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椎动脉的供血不足,最终达到减轻眩晕症状。该方法简便易行,是临床治疗眩晕一种较好方法。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携带人干扰素α(IFN-α)基因的X基因缺陷的HBV DNA真核表达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复制表达效果。 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目的质粒(携带IFN-α基因的X基因缺陷的HBV DNA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肝细胞株HL7702缺氧复氧损伤(hypoxia/reoxygenation,H/R)下调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  方法:  建立肝细胞系HL7702缺氧
目的: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具有多重神经保护作用的多酚类化合物,对外伤性癫痫也表现出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潜在的机制仍存在争议。近年大量研究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complex 1, mTORC1)介导的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参与了外伤性癫痫的发生发展,与其有着重要联系。本文通过建立氯化铁所致外伤性癫痫大鼠模
同学把他父亲的遗像挂在客厅醒目的墙壁上,目的是每次进屋时能一眼看见。遗像上的父亲目光炯炯,宽宽的额头,脸带亲切和善的微笑,穿着威武的工商制服。  同学经常向我讲起他父亲生前的故事。小时候同学的印象里,他父亲回到家里非常严肃,见同学不用心做作业或者做了错事,就严肃地批评同学,一点也不给情面。要同学重做一遍,直到他满意为止。父亲在外面也是这样严肃的让人感觉有点儿不近情理吗?同学母亲告诉同学:“不是。父
期刊
氯胺酮和异丙酚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株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静脉麻醉药的脑保护作用基本得到认可,但其作用机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该研究在谷氨酸损伤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