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作为叶用经济作物,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量直接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目前,随着茶园土壤施肥量不断增大以及不合理施肥(如:偏施化肥、偏施单体氮肥、施肥方法不当等),土壤养分状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制约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施肥模式对茶树光合作用及其生态生理因子有正面影响,还能改良土壤质地,促进茶树地上部与地下部协同生长。本文通过‘鸠坑’品种茶园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根际微生物区系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考察氮素水平、有机肥无机肥
其他文献
山东省盐碱地特别是滨海盐碱地面积较大,全省约有20%的小麦产自这些地区。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和淡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大面积的盐碱地资源,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针对盐碱地小麦保苗难、成穗少、产量低等突出问题,通过研究小偃81在3个播期(10月3日、13日、23日)和3个种植密度(225万株/公顷、375万株/公顷、525万株/公顷)条件下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等土壤理化性
学位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十分广泛,这种技术明显的提高了玉米(Zea Mays L.)的产量,但一些具体的机理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前人对于地膜覆盖对于土壤中的氮素变化有所研究,但是对于地膜覆盖与氮肥梯度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和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的研究还很少,我这次设计的试验主要目的在于:地膜覆盖与氮肥梯度的相互作用以及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变化和玉米生长的影响。试验地点选取在甘
学位
本研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研究单元,通过分析本区域土壤养分状况并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在“3414”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出适合本区域的推荐施肥量。(1)章丘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按照养分水平划分标准,章丘市耕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属二级水平,全氮属三级;中量元素钙、镁含量丰富,微量元素中铁、铜、硼、锰相对较为丰富,锌相对偏低。总体来看章丘市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中
学位
为探明不同生育期不同品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L.)的化感作用潜势及作用机制,采用室内生物检测法,分别测定了苗期、分枝期和盛花期的铺地(Persistent)、海发(Haifa)、威亚(Huia)、考拉(Koala)4个供试品种的不同浓度浸提液(0.10,0.15,0.20,0.25g.mL-1)对受体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inn.)Beauv)和
学位
植物细胞壁是由不同多糖组成的复杂结构。储藏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含量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预处理和生物酶解方法转化为生物乙醇等能源产品,纤维素酶解在生物质酶解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生物质降解过程中,细胞壁的抗降解性是阻碍生物能源产业化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生物质原料的细胞壁结构对于改进生物质降解工艺流程及定向培育可高效利用的能源作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分为两个部分:免疫荧光法检
学位
为了了解和掌握平房仓储条件下储藏时间等因素变化对小麦的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能够根据山东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可靠的措施保障小麦的高品质水平,进而保证储粮的质量品质安全。本文以山东区域常见的平房仓储条件下小麦的品质变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菱镁板架空隔热改造、空调控温技术、内环流控温技术的应用对保障小麦品质的可行性,同时研究了在其条件下其质量与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变化,
学位
鲜食甜、糯玉米是重要的新型水果蔬菜,因其可溶性多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含量丰富,已作为一种优质“水果玉米”和健康食品开发利用。甜玉米和糯玉米是鲜食玉米两种典型的品种类型,优质甜玉米、糯玉米已经得到大量供应。然而,又甜又糯的甜糯型玉米品种由于其良好的适口性,得到更加广泛青睐已成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的重要分支和品种类型。目前国内选育的甜糯玉米品种少,推广种植大多为引种,因为区域差异,口感、品质以
学位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时期的调控作用,于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教学科研基地大棚内,选取紫花苜蓿品种Victoria为实验材料,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正常供水(80%田间持水量)、轻度干旱胁迫(6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胁迫(40%田间持水量)、重度干旱胁迫(20%田间持水量)],外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0(对照)
学位
我国南方农区水稻冬闲田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稻草轮作技术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使粮、经、饲等作物协调发展。本试验采用黑麦草/水稻轮作种植技术,在江苏农区冬闲时期种植多花黑麦草,研究这种耕作技术的种植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这种稻草轮作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多花黑麦草、小麦和水稻为种植材料,设多花黑麦草/水稻种植和小麦/水稻种植处理区,以冬闲/水稻种植作为对照区
学位
作为喜湿怕涝常绿植物的茶树,水分胁迫是造成茶叶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论文以龙井长叶为试验材料,进行干旱和涝害处理,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茶树在干旱和涝害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分胁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变化,分析其与茶树抗逆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1)在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中所测得生理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