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定容规划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分布式电源大多数在确定的系统状态下进行选址定容分析,但由于风电机组和光伏机组的出力存在不确定因素,且风电、光伏以及负荷还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导致其在接入电网中会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得传统的分析方法不再适用。因此,本文在综合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场景分析法研究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问题。首先,针对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出力的不确定性,建立风电机组、光伏单元出力的概率模型和负荷波动的概率模型。采用等概率转换原则与Cholesky分解相结合的技术考虑分布式电源、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其次,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得到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出力的初始场景,针对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本文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算法对所生成的场景聚类,并对最终的聚类结果采用基于密度的有效性指标进行评价,从而生成一定合理数量的场景。最后,通过研究系统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对不同节点的影响,采用了节点有功网损灵敏度的方法来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中的位置。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确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场景下的系统综合年运行费用最小化的目标函数,且同时计及了分布式电源的投资、运行维护、网络损耗和环境节约等费用,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所建立的规划模型进行求解。通过IEEE33节点进行算例分析,证明了合理地选择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位置及容量大小可以有效的降低网损,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型,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其他文献
图书馆档案产生于图书馆本身和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国内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井喷式增长。旺盛的消费需求,加上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乱象的规范治理,客观上为银行信用卡业务
随着人们对于消费的理念的转变与提升,现代商业展示中照明的品质逐渐融入到整个室内环境的质量与商业空间的整体营销策略中,所以高质量的现代商业照明对整体环境和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