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研究——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_9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群体。然而,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不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加强创新管理,提高创新意识,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法律、文化等与之配套,需要企业与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相关机构共同努力。本文将影响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分为内部管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并以创新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如下讨论: 首先,在内部创新管理方面,依据价值链理论及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过程模型,本文提出创新价值链模型。利用该模型,民营科技企业可以清楚的对其自主创新过程进行细分,找到创新过程中的优势环节和劣势环节鲔针对性的加强创新管理,提高创新效率。另外,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本文还提出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的分解,并与企业的创新战略紧密联系,为掌握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及进行创新战略管理,提供了可行的工具。 其次,本文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环境进行了分析。创新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本文重点阐述了政府、产学研结合、产业集群等三个方面对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从创新环境的角度,分析得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最后,本文以实际调研结果为依据,应用前文所阐述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模型,分析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部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从内部创新管理及政策环境两个角度,提出提升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研究重庆市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本文通过搜集大量国内外相关的资料,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重庆市经济、社会、环境和建筑业与
输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中枢,它将发电侧和配电侧有效连接起来,并且承担着输送电能的职能。输电网的高效、稳定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作,所以输电线路规划显得至关重要。输电线路作为电网规划的基本单元,解决好输电线路路径优化问题,寻求合理的布线方案,使电力系统稳固运行,也就成为了电网规划的基本目标。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又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包含了环境、社会、技术还有决策等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单个输电
供应链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一种动态联盟,其中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行为动机。同时,供应链也是由各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基于一定的共同目标、利益而结成的组织。为了反映供应链中上、下游之间的供需关系,有效地控制和协调供需双方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促使双方更好地开展合作,避免“双重边际效应”,就形成了供应契约的相关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供应契约的价值,指出应用合适的供应契约,不但能够增加供应
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已使得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大幅减少。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吸收更多有效经济资源、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而展开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