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言学习的逆过程,语言磨蚀指的是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逐渐减少,语言使用者运用双语或多语的能力随着时问的推移而逐渐减退的现象。尽管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语言磨蚀的研究就已展开,但直至1980年语言磨蚀研讨会的召开,它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其后的三十多年间,语言磨蚀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定义得到明确界定;其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经过理论假设和验证,已得到广泛认同;不同语言层面的受蚀情况已得到具体分析。然而在国内,语言磨蚀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全方位,大规模的研究仍不多见。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回顾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验证雅柯布逊“回归假设”为切入点,以英语关系从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汉语语境下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的磨蚀情况。具体而言,本文探讨了如下两个研究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的磨蚀顺序是怎样的?是否符合雅柯布逊“回归假设”的预测?(2)影响语言磨蚀的三个主要因素(磨蚀前水平,受蚀时间和性别差异)如何影响英语关系从句的磨蚀?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测试,对175名从事与英语无关工作的往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与测试,并通过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其结果表明,(1)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的磨蚀符合“先习得的,后磨蚀;掌握的好的,后磨蚀”的规律,初步验证了“回归假设”在汉语语境下亦同样成立。(2)在影响英语关系从句磨蚀的三大主要因素中,磨蚀前水平与受蚀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磨蚀前水平越高,其受蚀程度越低。同时,研究发现“关键阈值”的确存在,大致等同于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英语水平达到四级要求的受试,其关系从句磨蚀程度明显低于未达到四级要求的受试。受蚀时间与受蚀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受蚀时间越长,受蚀程度越高。此外,就受蚀的敏感期而言,大多受试在2-7年对外语磨蚀更为敏感。性别差异对磨蚀程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中国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英语学习者,关系从句也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关系从句的磨蚀研究成果,可作为指导外语教育政策制定、提高学习效率和防止外语能力磨蚀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