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结合其电力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也反映出各国对未来电网发展模式的不同理解。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从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现有电网总体上是一个刚性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都缺乏较好的灵活性,电网的协调控制能力不理想;系统自愈及自恢复能力完全依赖于物理冗余;对用户的服务形式简单、信息单向,缺乏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200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2009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化规划编制、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研究检测中心建设、重大专项研究和试点工程等一系列工作。在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这标志着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智能电网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直流应用的场合将越来越宽泛,直流计量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直流电能表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直流电能计量装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满足智能电网电能量信息采集建设的需要,提高直流电能表智能化技术水平,对直流电能表智能化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目前,交流电能表的应用已趋于成熟期,直流电能表的智能化研究已现热潮,交、直流电能表计量功能的本质不同点在于:其输入信号的不同。交流信号是50Hz的正弦波含低频干扰信号,需滤除低频分量得到有用信号输入,而直流信号可认为与此相反,需计量以恒定信号为主的低频或者有脉动的信号。针对直流信号的特点,传统直流计量采用直流信号转换成交流信号进行计量的方式已不合时宜,本文着重对直流电能表的计量方式、结构设计、功能智能化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法检测,确保其精度要求,从而付诸于电动汽车充电等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