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稀土转化膜结构与耐腐蚀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llllllllvvvv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AZ31镁合金表面进行了稀土转化处理成膜工艺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M273型恒电位仪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稀土转化膜成分结构、表面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转化膜的开裂现象,对转化膜进行了控制工艺条件以及多次成膜和钼酸钠后处理方面的探索。研究表明,镁合金稀土转化膜的最佳成膜温度为40oC,随着稀土盐浓度,氧化剂浓度和转化时间的增加,转化膜厚度增加,但是转化膜表面开裂倾向增大,甚至出现膜层脱落现象。在最佳成膜工艺状态下,镁合金表面能够迅速生长出一层膜厚度为3um左右的致密、均匀的稀土转化膜,转化膜的生长速度大约为50nm/s。XPS研究表明,AZ31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的成分主要是铈元素、镁元素和氧元素。铈元素主要以正四价的CeO2的形式存在,并含有少量的Ce2O3;镁元素主要以MgO的形式存在。在镁合金稀土转化膜的膜层纵向分布上,越靠近基体镁元素含量越高,铈元素含量越低。转化膜内的各元素连续分布。极化曲线测试表明,稀土转化处理显著提高了AZ31镁合金的耐蚀性能。不同转化工艺参数存在着一个最佳值,参数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膜层对镁合金基体的保护。研究表明,稀土转化膜的表面结构是决定镁合金腐蚀性能的重要因素,均匀、致密的稀土转化膜表现出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膜层存在开裂和脱落现象时,对镁合金基体的保护作用下降。多次成膜工艺并没有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钼酸钠后处理在减小稀土转化膜裂纹宽度的同时,降低了膜层与镁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
其他文献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的产业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促进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为支持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乡村”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利民
目的:(1)优选葡萄多酚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2)优化葡萄多酚泡腾颗粒成型工艺。(3)建立葡萄多酚泡腾颗粒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4)葡萄多酚泡腾颗粒稳定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介绍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和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公众意识、经济效益、技术管理水平、
本文以Ti-Cu非晶合金为原始材料,在一定浓度硝酸溶液中用恒电位腐蚀的方法进行去合金化制备出了纳米多孔结构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纳米多孔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结构形式中很常见的一种结构体系,它是由梁、柱形成的杆系结构,我国现行规范对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为“强柱弱梁”,但大量震害资料显示,框架柱在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考察法等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生态损益、支付意愿等方法确定了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范围: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确定
水景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净、美的游乐空间,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水景对小环境的改善作用在干燥的北方显得尤为明显。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也随
通过比较研究才有可能发现差异,引导发展。我们现在来看两则中外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在油水关系、断层发育状况和成藏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的成藏模式。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砂段内油水关系正常,不存在油水关
<正>1前言移动加油作为上海铁路物资有限公司四大主要经营板块之一,其打破了铁路移动设备燃油配送的传统模式,创新性地采用油槽车等设备保障铁路用油。移动加油作为公司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