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电影娱乐性对青少年审美接受的影响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ong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电影是现代社会文化内容中广被关注的一部分,也是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大众文化元素。商业电影承担的文化使命主要是为大众提供消遣、娱乐,它追求通俗易懂,以及一切能够让人放松、获得快感的娱乐化手段,包括宣泄、消遣、游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商业电影具有内容更广泛、形式更直观、传播更快速、更高效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好契合了处于身心发展期的青少年审美接受的特点。特别是商业电影中以注重强化视听效果、强化感官刺激、强化审美的瞬间快感,而突显出的娱乐性特质,使得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强调个性与时尚的青少年,很容易将商业电影作为他们实现“快乐原则”的重要选择。  但是,在肯定商业电影娱乐性积极面的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娱乐性给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商业电影实际上是将传播、艺术、商品集于一身,它也是一种以追求高票房为主要特征,以商业利益作为终极目标的特殊形态的商品。为最大限度地扩充其受众群,获取最高利润,商业电影会运用各种娱乐性的手段来迎合受众追求感官刺激的内心需求,这样商业电影在处理暴力、色情等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娱乐性镜头时,便会用夸大、煽情等方式做膨胀处理,而这对于成人接受者来说,他们能够将这些娱乐性因素做到经过价值判断后,仅仅将其当作思考或者情感宣泄的手段。但是,处于学习认知期的青少年,他们在接受商业电影娱乐性视听快感的同时,甚至也在模仿着一种个体人生的成长,所以,从青少年审美接受的角度来说,商业电影娱乐性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对于美的正确认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性格、行为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正常发展。  针对商业电影娱乐性的审美接受,为了减少其负面影响,不能采取被动地设置关卡或放任自流的方法。政府方面,应该在电影发行政策上积极推动“分级制”,对于一些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应提前进行警示,这样也方便家长或监护人对相关影片做出判断和取舍;家庭与学校教育方面,应多采用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方法和形式,推动审美多元化,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审美选择,并对商业电影中的娱乐因素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正确的接受。  本文通过三部分,共四章内容,来逐步阐述商业电影娱乐性对青少年审美接受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章,概论商业电影并阐述商业电影娱乐性的盛行。商业电影娱乐性的盛行是现代消费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商业利益驱使下,使得商业电影把票房作为终极目的,以迎合观众潜意识的娱乐需求为基本创作原则;另外,审美世俗化以及消费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人格取向的娱乐性转变,这些都促使了商业电影以娱乐性为基本表现方式。商业电影娱乐性的盛行,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第二章,对商业电影娱乐性的特质进行深入分析。商业电影娱乐性的特质植根于当今大众寻求解脱的潜意识娱乐心理,这种潜意识的娱乐心理,表现在商业电影的影像上,就是个体性、群体性的心理宣泄和释放,而这都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理想补充。  第三章,主要是阐述商业电影娱乐性环境下的青少年群体。从内在因素上说,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追求新奇的无限活力使得青少年更愿意接受商业电影娱乐性感官刺激的影响;从外在因素上说,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商业电影为追求最高利润会运用各种手段培植观众,扩充其受众群。如此,商业电影环境下的青少年必然要受到其娱乐性的影响。  第四章,探讨商业电影娱乐性对青少年审美接受的影响。具体说,在审美直觉上的误导,就是以消遣娱乐性为社会常态;在审美体验中,因娱乐性造成的审美距离缺失,会弱化青少年审美创造力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在审美升华过程中,也会因为娱乐性的宣泄作用而使青少年独立、理性审美意识的缺失进而影响其人格的提升。  结论部分,归纳总结整个研究的成果,并针对商业电影娱乐性对青少年审美接受造成的影响,阐述一些主要的对策。  如今,商业电影正以崭新的姿态,借助现代科技的威力,成为信息时代大众娱乐文化的主流。本文基于此,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深入阐述了商业电影娱乐性对青少年审美接受造成的各种影响。本研究不但会对增强青少年的审美鉴赏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带来极大的理论帮助,而且对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鉴赏态度,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也会带来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城市面貌是某个地区的地方特征及名族文化的最直接反映,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决策者们更注重的是物质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发展,忽略了人文的,传统的,历史的,心理的等等城市内涵
音感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内容,我国的视唱练耳学科自建国起便以西方音感为主体,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而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元音感、以及传承和弘扬本
从伯纳斯-李发明WWW开始,Web便飞速地向前发展。它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工具而存在,人们通过浏览器来查看Web内容并参与Web互动。Web界面也从单一走向丰富,从简单的2D图文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