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草坪肥料管理中存在着“盲目偏施”、“重氮轻磷”的现状,以及石灰性土壤条件下磷的有效性差等现实问题,本论文以冷季型草坪草为对象,研究了石灰性土壤条件下柠檬酸和生物菌肥互作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分析了施用柠檬酸和生物菌肥后土壤养分状况与草坪质量的相关性。并从草地早熟禾植株体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与植株表型建成的相关性、生理活性物质对营养调控的协调反应、地上生物量和体内营养元素的积累等层面系统地探索了不同营养调控下草地早熟禾的生长响应,以期在一定的理论层面上揭示施用柠檬酸和生物菌肥等辅助性肥料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促生机理,为挖掘土壤自身养分供给潜力,提高和改善草坪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草坪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55~90%;菌肥与柠檬酸配合施用可增加0~20 cm土层中微生物数量和深层(20~40 cm土层)土壤放线菌数量。在0~20 cm土层中,除真菌外,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3倍和1.9倍;而在20~40 cm土层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不大,但放线菌数量明显增加,最大增幅达到了8.6倍。(2)明显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生物菌肥和柠檬酸联合施用提高了0~20cm与20~40 cm土层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在0~20 cm土层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分别平均提高了48.9%、13.2%和22.6%;在20~40 cm土层中这三种酶分别平均提高了47.5%、12.8%和24.3%。在0~20 cm土层中,所有酶活性明显高于20~40cm土层的酶活性,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3)柠檬酸和生物菌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P2O5)的含量。其中0~20cm土层中有效磷含量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4.8倍;在20~40 cm土层中速效磷含量也相应比对照增加了2~3倍。(4)菌肥和柠檬酸能促进草地早熟禾根系的生长,其根长、根系活力和根体积显著增加,根冠比变小。根长可达5.21cm,最小根冠比为2.56,根体积为0.0453cm3,根系活力高达199.73 g·g-1·h。(5)菌肥和柠檬酸辅佐处理下,草坪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KBG盖度、高度均达最大值,分别为96.9%和21.4 cm;颜色最深(叶绿素含量为2.99 mg·kg-1);叶片质地最好(叶宽仅为2.00 mm);KBG密度达到最大(121株·m-2)。(6)施肥能显著增加草地早熟禾根、茎、叶中内源激素IAA和ZT的含量,抑制脱落酸ABA在体内的合成与积累,且三种内源激素对肥效的响应时间在施肥后的第25d内。通过菌肥和柠檬酸的施用,较低水平的氮、磷施肥也能显著提高植株体内IAA和ZT的含量,有效抑制ABA含量在体内的增加和积累。(7)草地早熟禾内源IAA和ZT含量随施肥后时间的持续而逐渐增加,在进入施肥第25天后趋于平稳,相反,ABA含量随施肥后时间的持续而不断递减;而在低养分胁迫下,内源IAA和ZT含量表现缓慢增减态势,而ABA含量却表现迅速上升趋势。(8)在不同施肥处理下,KBG内源IAA、ZT、ABA含量与其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状况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较低N、P基础上,辅助施用菌肥和柠檬酸,KBG各器官ZT、IAA含量较高,ABA含量较低,KBG叶绿素含量较高,密度、盖度相应增大,根系活力旺盛,根体积增大,根冠比减小,植株生长旺盛。KBG植株体表型变化与其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是相呼应的。(9)草地早熟禾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施肥后的第25天内表现为随时间的持续而增长,在25~35 d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继续保持增加态势。(10)柠檬酸和生物菌肥的施用能促进草地早熟禾对氮、磷的吸收和利用,促进生长。体内全氮、磷含量和地上生物量比对照显著增高,且草地早熟禾体内全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草坪质量明显提高。(11)通过系统地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有利于促进草坪生长、提高草坪质量和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的最佳肥料施用方案。在石灰性土壤条件下,草坪施肥管理宜采用如下肥料搭配: 150 L·hm-2菌肥+15 kg·hm-2柠檬酸+45 kg·hm-2 N+30 kg·hm-2 P2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