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分布式发电技术不断发展,光伏发电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和发展前景的一种。然而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对大电网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微网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微网作为-个前沿的研究领域,是各国目前研究的热点。考虑到建立微网实验系统的复杂性和局限性,目前常采用软件建立微网动态仿真模型,用以研究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微网运行控制以及智能电网相关问题。因此,建立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及微网运行控制仿真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建立微网运行控制仿真平台为目标,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建立了光伏电池以及PQ、V/f、Droop三种典型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在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模型结构和参数设计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仿真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和接入微网运行控制问题的仿真研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拓展性。首先,依据光伏电池原理建立了通用的光伏电池工程仿真模型,并采用扰动观察法通过控制Boost电路占空比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仿真表明模型对外界环境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动态性能。其次,研究实现了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对于单相光伏发电,建立了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SPWM电流跟踪控制模型,仿真验证了模型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在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的研究中,阐述了PQ控制策略原理并在旋转dq坐标系中建立仿真模型,讨论了软件锁相环结构和电流控制环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PQ控制模型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然后,建立了V/f和Droop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可以用于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与储能装置结合等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控制,对微网特别是孤岛运行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两种控制策略原理,给出了控制结构,建立了仿真模型,研究了模型参数的选择和设计方法。最后,为验证模型有效性和正确性设计了三个微网运行控制仿真算例。通过主从控制算例证明V/f模型能够在孤岛运行中跟踪负荷波动。将Droop模型用于对等控制算例,仿真表明模型满足下垂控制原理,能够实现功率共享并保证频率和电压的稳定。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PQ和Droop控制模型的算例,获得了微网在运行模式切换、负荷变化和电源功率变化时的运行特性。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表明模型为建立微网运行控制仿真平台提供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