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和国家保障民生事业的“安全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运行,对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落实取得一些成效、得到社会赞同,但与实际要求还有差距,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及管理成为本研究的主旨。 由上,本文通过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提出了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基本思路,并以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对策,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农村低保动态管理中存在的制度、观念、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有的放矢的探析。结果表明,民和县官亭镇农村低保管理还存在水平低、资金少、低保对象评定随意性大、工作粗放化、村级组织工作薄弱、群众对低保工作认识存在偏差等若干问题。文章据此从政府、村级组织和群众三方面提出了拓宽保障资金筹措渠道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分类施保合理确定保障对象、科学核算家庭收入、建立多元化低保金筹措机制、建立科学的动态考评机制、建立农村低保动态退出机制及加强社会监督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