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粉激光熔覆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熔覆是利用高能量激光束熔化涂层材料和一薄层基体,形成一个无气孔、无裂纹并能和基体形成良好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它已成为现代表面技术体系中的极具发展前途和颇具特色的新技术之一,并在“21世纪的再制造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激光熔覆技术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熔覆涂层材料体系的设计,二是熔覆工艺规范的制定。在材料体系中,激光熔覆陶瓷掺杂自熔合金涂层的研究一直是金属材料表面强化与改性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通过对激光熔覆过程的快速熔化、快速凝固特性和熔覆改性涂层的应用属性研究,认为熔覆材料体系设计实质上是一个基于摩擦学系统的耐磨损设计问题,因此首次提出了基于摩擦学系统的激光熔覆耐磨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从而从方法学上解决了激光熔覆耐磨材料体系的选择设计上一直存在的盲目性问题。 基于这个原则与方法,并结合最具生产适应性的同步送粉激光熔覆模式,设计了以Ni包WC为掺杂相增强Ni基自熔合金的通行模式的材料组合;同时在激光熔覆涂层裂纹控制问题上,首次提出和设计了ZrO2为强韧掺杂相的材料体系。此后,对Ni包WC掺杂Ni60自熔合金、ZrO2掺杂Ni60自熔合金两类材料分别设计和实施了58种和36种工艺规范,同时对熔覆层表面质量良好的工艺规范与组分材料进行了搭接熔覆试验。通过对熔覆层的表面质量、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其分布的比较,得出了不同材料体系下的较优的激光熔覆工艺技术规范。然后,利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两类材料的耐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评价,试验表明:掺杂陶瓷相的存在阻碍了划痕在复合涂层表面的产生,而呈现出非连续的磨痕;含WC的涂层属硬相承载耐磨型,含ZrO2的属剥离型磨损。 采用了XRD、SEM、EDS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对熔覆层的相、微区与元素分布等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碳化钨掺杂的熔覆层存在均匀分布的弥散组织,而块状碳化钨表面是WC和W2C的共晶组织;对于氧化锆掺杂的熔覆层,ZrO2陶瓷颗粒团表面有Cr元素的富集,形成了Cr包ZrO2的结晶形式,氧化锆陶瓷的晶型为单斜晶而不是快速凝固下应形成的四方晶,因而实现了在熔覆层中相变增韧的设计目标;在以Ni自熔合金为主相的熔覆层界面可以得到Fe-Ni、Fe-Cr固溶体过渡层,可显著提高熔覆层与基材的冶金结合强度。 综合试验与分析结果,首次建立了 WC陶瓷颗粒和 Z,0,陶瓷颗粒 N i 60自熔合金的激光熔覆层成形的物理模型。该物理模型指出:l)对于密度大的掺杂相,要获得均匀分布(横截面)的颗粒弥散组织结构,应输入给熔池尽可能高的的激光能量,使熔池的流动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通过熔池流体的流化效应使较重颗粒在熔体凝固前实现均匀化分布:2)对于密度小的掺杂相,要获得均匀分布(横截面)的颗粒弥散组织结构,应输入给熔池尽可能低的的激光能量,使熔池的流动性得到较差,从通过增加熔池熔体的粘度使颗粒上浮的速率大为下降,从而在熔体凝固前实现均匀化分布。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取得飞速发展,成为国内水运企业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发展的同时,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着重对这些制约水运市场进一步发展
<正>一、工程背景慈城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始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1954年的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治。经过2400多年的历史积淀,慈城文化底蕴深厚,在约5km2的区域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所承担的任务愈发复杂多样,需要传送的空间数据越来越多,亟需一种快速将卫星数据传输至地面的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同时随着各种业务类
通过对美国西部、中部、东部三所大学的考察,分析了美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情况,并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音乐系和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音乐学院为例,对美国大学音
本文从分析网络文化的概念及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现状入手,探讨了网络文化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监管应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介绍了我国网络文化监管最
飞机制造工艺是飞机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在制造工艺形成的过程中和形成之后所产
剪力滞效应是桥梁设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现阶段曲线斜拉桥主梁剪力滞效应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而随着曲线斜拉桥在工程逐渐广泛使用,对曲线斜拉桥主梁剪力滞效应的研究
一 敌意收购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美等国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公司收购的内涵,其独特的绕过目标公司经营者的公开要约收购方式、日趋多样化的运作模式、迅猛的发展势头,对既有的
<正>该项目坐落于江苏省江阴市,设计以"徐霞客"为主题,以"碑林"和"旅游"为线索,力求塑造一个地标性的文化项目形象。其中,中国徐霞客博物馆、茶室等点睛建筑作品成为传递徐霞
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海上运输运量大、能耗低、运输适应性强以及可国际通航等特点,大力发展海运事业,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包括人为因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