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外需不足、内需潜力和空间有限,亟需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把供给与需求放在同等地位,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机器人产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发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和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迅速成长发展起来,成为推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机器人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快速发展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也有助于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难题,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机器人红利时代到来。本文通过学习借鉴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在发展机器人产业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基于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选题的现实背景、政策背景以及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历史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机器人产业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章写作的创新及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机器人产业与财税政策理论分析,对机器人和机器人产业做了概念界定,分析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因素,指出了财政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财政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及财政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了现有的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以及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了日本和美国两个机器人产业发展成熟的大国在支持其发展中经验,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益的经验借鉴。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在这些原则和思路的指导下,提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第六部分是本文的总结和未来的产业发展研究展望。本文从财税视角研究机器人产业,从现有的财税政策出发,对当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针对现有的财税政策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