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融建筑技术与园林艺术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技术,是城市建设中有着很好发展前景的新型绿化方式。屋顶绿化对城市不仅在绿地补偿、增加空气湿度、削减噪声、减少污染、清新空气和形成生物气候缓冲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绿化屋顶还能通过植物吸收、土壤入渗等作用来有效削减雨水径流,减少雨水污染净化水质。屋顶绿化要更好发挥截流雨水、调节温度和改善空气等生态功能,植物和种植介质的选择是屋顶绿化技术的关键。屋顶绿化由于其特殊的绿化条件,其种植介质较普通绿化有着更高的要求,轻质、稳定保水透水性、可持续利用的种植介质的开发,逐渐成为屋顶绿化种植技术的研究重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草坪式绿化屋顶种植基质优选:针对草坪式绿化屋顶,对田园土、椰糠、蛭石和珍珠岩四种基质原料组成的9种基质配比,展开其基质选配试验研究。通过测定混配基质基本理化性质和单管渗透试验,并采用Origin分析基质干容重、总孔隙度对稳渗速率的影响;排队评分法对9种混配基质进行优选,确定田园土:椰糠:蛭石:珍珠岩=2:3:4:1为较优配比,其次是田园土:椰糠:蛭石:珍珠岩=2:4:3:1。(2)土壤厚度对渗透性能影响试验研究:土壤厚度的增加可减小水分平均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提高雨水滞留量,土壤厚度与平均渗透速率之间呈现良好的反比例线性关系。因此为满足屋顶荷载和植物生长要求,针对特定的降雨滞留需求,选择安全、高效、适当薄质的种植土层是可行的。(3)保水剂层施浓度及层施深度在一维垂直上对土壤水分渗透速率、累积渗透量影响分析:随着保水剂层施剂量的增加,土壤水分平均渗透速率、累积渗透量并没有呈现规律性减小趋势,当施用浓度为1.5%和3.0%时渗透速率最小。而水分平均渗透速率、累积渗透量会随保水剂层施深度的增加呈现规律性减小趋势,土壤最小和最大渗透速率分别出现在层施深度1cm和7cm时。因此保水剂合理的施用制度比保水剂用量多少更具有实际意义。(4)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前期干旱时间对草坪式绿化屋顶雨水渗流时间、滞蓄效果室内模拟试验:将保水剂添加到草坪式绿化屋顶中种植层,即使种植层在薄层、高土壤含水率下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一定的雨水滞蓄率。草坪式绿化屋顶渗蓄雨水的应用受到降水强度、降雨历时及前期干旱时间的影响,降雨条件不同对雨水滞蓄率影响规律有所差异。绿化屋顶对雨水的滞蓄率随着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前期干旱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降雨历时和降雨量对雨水滞蓄比的影响一致;前期干旱时间对滞蓄比的影响主要与降雨前土壤的含水率有关。